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尊重孩子

(2012-06-11 12:19:18)
标签:

少儿

自尊心

莫尼卡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沟通

培养孩子

情商

育儿

分类: 教育频道

学会尊重孩子

文、莫尼卡

学会尊重孩子

图片源于网络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恶毒的语言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虽然看不见滴血,却足以使孩子的内心伤痕累累,这种伤害相比受点皮肉之苦伤之更重。孩子有时宁愿挨顿打,也不愿父母辱骂、贬损、指责自己,那样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

 

辱骂孩子起不到任何积极的教育作用,只是家长不良情绪的一种发泄。有的家长因孩子学习成绩差,张口闭口“你怎么那么笨,连猪都不如”,“死榆木疙瘩脑袋,一点不开窍。”,“你还能干点啥?每天什么都不让你干活,只学习还整不明白,将来扫大街也不用你这样的人." 这些话对于某些家长来讲并不是那么陌生,身边总不时响起这种刺耳的声音,家长自己很普通,但非把过高的要求强加给孩子,孩子成绩一旦没达到要求,就会遭受辱骂。

 

很多家长,他们千辛万苦,甚至把全部生活的意义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是想让孩子过的生活比自己更体面。岂不知这样做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是家长始料不及的。

 

如此这般的谩骂,孩子早己体无完肤,一方面对自己能力表示怀疑,一方面心中对父母充满怨恨。家长这种只图自己口舌痛快,不顾孩子感受的做法,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大忌。经常辱骂孩子,孩子也会对父母产生轻视、瞧不起的心理。

 

豆豆一个同学小林。是个非常顽皮可爱的小男生。父母做五金生意,夫妻俩对儿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可这孩子在别的事上特别聪明,学习却是一塌糊涂,每次考试最多七、八十分左右。为此小林经常要被父母打骂,还经常被老师留下来罚抄作业。

 

一天,老师安排学生晚上回家要读课文及背诵课文。小林一直读到九点半左右还是不会背,为此挨了妈妈的打骂。第二天,单元考试。小林在考试期间跟老师说:“要急着上厕所”。老师允许了。小林去了很久,回来后一直坐在位置上不做试卷。最后下课了,老师通知交卷。小林竟然把试卷藏起来不交,老师发现少了一份试卷。最后小林才把空白的试卷拿出来交上去。

 

由于,小林交白卷,直接拖拉了全班的平均成绩。老师特别生气,把小林留下来并通知家长到学校。隔了几天家长会,老师当着众多家长的面再次批评了小林的行为。小林妈妈觉得很没面子,那天晚上回家后小林又被狠狠的打了一顿。

 

第二天晚上,小林睡着了,妈妈检查作业,在小林的铅笔盒里发现一张纸条:“妈妈,你干脆打死我算了,我很累。”妈妈看了后吓了一跳,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第二天一早,小林妈妈找到我。问我这事怎么办?

 

我给小林妈妈建议:

 

1)杜绝虚荣心:现在的孩子挨骂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学习上的事,家长把孩子考上重点中学或上大学当成了唯一的目标,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与家长自身因素密不可分。一则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一种功利心;二则也想自己脸上有光、有面子、一种虚荣心。

 

要知道,第一永远只有一个,孩子的智商大抵相差不多,天才毕竟是极少数人,成绩的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环境、兴趣、方法、努力程度等都对成绩有影响。不能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把孩子贬斥的什么都不是,只因孩子的成绩就否认了孩子的全部。这种是不可取的。孩子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即使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孩子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孩子更需要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心,那样父母的心理首先就会失衡,然后把重心移向孩子,一旦孩子还不到自己所愿,就会把不满发泄出来,不停指责孩子的不是。拿自家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极大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2)学会尊重孩子: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的,怎么对待孩子也是自己的事情,当辱骂孩子的时候觉得天经地义,没有任何内疚感。殊不知这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虐待。对孩子来说,父母和谐、适度的教育和有安全感的教育环境是很重要的。

 

家长要把孩子当做一个朋友、一个社会人,用平等的态度和他们多交流、多沟通、多肯定,以赞许的眼光看待他们,激发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而不是无休止地唠叨;需要父母的理解,而不是无谓地指责;需要父母的鼓励,而不是无情的贬损。

 

经常给孩子施加恶毒的语言,无异于用鞭子抽打孩子的心灵。对孩子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孩子由此可能会变的自卑,觉得自己真的是无药可救,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出现心理障碍,可能因此而走上极端,这时父母后悔也晚了。

 

3)要学会宽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家长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样能够让孩子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来弥补孩子缺点的不足之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扬长避短”。

 

总结:父母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孩子的错误与不足,辱骂、贬损和指责是不负责任和不计后果的表现,家长的言语要经过过滤,孩子是弱者,他们需要父母的安慰和帮助。孩子犯错要帮助分析原因,查找差距,然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快改进提高。注意这里的帮助不是直接帮助孩子去完成。有些家长发现孩子作业不懂得做,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另外要切记任何时候,不可以用言语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这种伤害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要善于做好自我调整,工作上有情绪进家门前要尽快消化掉。以平常心看待孩子,因材施教讲究教育的艺术和方法,孩子才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