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其自然的常见难点、症状持续存在的常见原因、治疗方法、痊愈标准

(2011-09-17 20:53:07)
标签:

健康

分类: 神经症

顺其自然的常见难点、症状持续存在的常见原因、治疗方法、痊愈标准

 

/一宁心理

 

言不尽意,求同存异,有用为上,与您分享,供您参考。

 

目录

顺其自然的常见难点

症状持续存在的常见原因

治疗方法

痊愈标准

 

 

顺其自然的常见难点

 

1、症状确确实实给学习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实实在在的影响。

 

2、与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别人比较,症状因显得比较特殊,并因此认为它是不好的,乃至认为它是一种病,既然是不好的或者是病,就应该消除。

 

症状持续存在的常见原因

 

仅为常见原因,无法穷尽所有人的原因;

每个人并不一定都具备下面每种原因,只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

症状的存在必有原因,经过设身处地的理解和细致入微的分析,依据对各种心理规律深刻的洞察,无一例外地,也能助你找到症状存在的特别原因。

 

1、精神交互作用

如对某种现象特别注意,对该现象就会变得很敏感;这种敏感使我们更容易注意到该现象,因为注意,又会更加敏感,因为敏感,又更加容易注意到,如此循环下去,称为精神交互作用。

有些朋友的精神交互作用持续长达十几年,被深深困于其中,以致草木皆兵——有时并没有我们所在乎的现象存在,只是想到了,也会被吓一跳。比如,表情恐怖者总认为自己的下巴怪异,但是别人始终认为他的下巴很正常。蚊子那么大的声音都可以让声音恐怖者烦躁不安。

常见的如余光强迫,声音恐怖,表情恐怖,物品摆放强迫,等等。

 

2、情绪打结

以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存在为着急对象,就容易陷入情绪打结,表现为:为焦虑而焦虑,为恐惧而恐惧,为脸红而脸红,为心跳而心跳,为紧张而紧张、思考如何消除心念……。这活像打结的绳子,越扯越紧,因此称为“情绪打结”。

常见的如焦虑症、惊恐发作、表情恐怖、强迫思维等等。

 

3、强化

强化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当一个行为出现后,被给予奖励,这种行为就会保持下去。

强化在强迫行为中是这么发生的:

刺激物(如看到门)——>念头(如担心万一没关好怎么办?)——>担心焦虑——>反复行为消除焦虑——>获得安心——>安心反过来又强化了 通过反复行为来消除焦虑的方式——>死循环开始——>结果:对本来很小的事情怕到极点,反复行为越来越厉害。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患者在最初,反复行为或者思虑后,都会获得暂时的安心,这个安心强化了反复行为。当不断地强化,发展到很严重时,有的患者有时候反复行为或思虑后,也不会获得安心。

常见的如强迫行为等等。

 

4、为人处事、人生观等方面有错误观念;学习人际关系工作婚姻等方面遇到了持久的难以解决的麻烦;对学业事业等等有较高的期待;身体健康方面有待改善;有不良恶习存在;性格 / 人格有待完善;等等。

常见的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社交恐惧症、焦虑症(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失眠。

另外,保守估计,至少有一半的神经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等),都存在这一类原因,只是各人的程度不同。程度较重者,即使真正做到了顺其自然,没有陷入精神交互作用、情绪打结、强化这三个恶性循环,症状也会反复出现。

 

 

治疗方法

针对第123条原因,常见的有效方法为:森田疗法、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阻断强迫行为等不适应行为,让不安全感充分暴露出来)】、认知疗法等等。

 

针对第4条原因,一宁心理常用的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模仿法、调查法、止观疗法、【整合医学、儒释道、心理学,引领当事人深度蜕变,完善性格/人格】

 

相比较而言,改善第4条原因比改善前面三种原因更不容易,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没有捷径可走。

 

痊愈标准

 

如果是第12条原因导致的困扰,痊愈标准为:

能完完全全诚心诚意地接受现状,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没有病了,自然地,精神交互作用和情绪打结停止了,本来就正常的焦虑、表情、眼神、思维、行为等现象来了又走了,没有因为我们的排斥而停留下来。

在这里,把困扰我们的问题称为症状,并渴望痊愈,并不妥当,因为本无问题,也就本无痊愈。实际咨询交流中,为淡化、消融问题,我们一直习惯将症状称为现象或者问题。这样称谓,更利于大家顺其自然。但在本文中,为了便于交流和大家理解,才称为症状。)

 

如果是第3条原因导致的困扰,痊愈标准为:

由于我们拿掉了反复思维和行为,任凭心瘾发作,任自己焦虑、恐惧。重复行为和思维因此慢慢减少,同时心瘾也越来越少了。

 

如果是第4条原因导致的困扰,痊愈标准为:

能与人正常交往,且不感到难受。

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有稳定的合理的属于自己的为人处事体系,而非人云亦云,为别人的评价而活;

有幸福感,宁静快乐,不再痛苦,精神充足,感到活着本身就是美好,不觉空虚无聊;

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强,能立足现实过有建设性的生活,而非停滞在遗憾与悔恨中;

达标者,症状不会反复出现,预后良好,终身免疫。

 

 

如上第123条原因导致的困扰,痊愈标准还可参考《森田心理疗法实践》中的论述。

 

所谓治愈并非是将人的一切不安和恐怖全部消除,而是指将不安和恐怖控制在正常人的心理范围之内,其程度是比较低的,这一点必须弄明白。

                                   ——摘自《森田心理疗法实践》P76

   

神经质症患者大抵都是理想主义者,都有极强的完善欲,所以,他们治愈之后,总希望不要留下一丝痕迹。但人的心理是不可能做到一刀两断的,任何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对人恐怖,在一定的环境中,谁也会程度不同地出现不洁恐怖、疾病恐怖、不详恐怖、或其它的心身不适。

 

    慈惠医大的与良先生曾对神经质症的治疗效果做过跟踪调查,在调查时,先对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做以下分类:

1、  症状彻底消除,对社会及家庭生活没有任何妨碍;

2、  症状稍微存在,但对社会及家庭生活没有妨碍;

3、  症状存在,对社会及家庭生活造成轻微的障碍;

4、  症状存在,对社会及家庭生活造成很大的障碍;

5、  症状存在,完全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及家庭生活。

在以上分类中,12可看作痊愈,3为好转,45可相当于未接受治疗的程度。

——摘自《森田心理疗法实践》P7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