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海底捞遭遇两道奇怪又有特色的菜菜

(2010-02-03 20:36:35)
标签:

竹衣

香菜根

海底捞

服务

美食

分类: 吃吃喝喝

http://s2/middle/4b9d1cbet7eb1a66d6cd1&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0432ZHMGSIGT.gif猜猜下面这个是虾米东东?)

http://s7/middle/4b9d1cbet7eb1f0a158e6&690    昨晚,大鹰郁闷,在我下班前突然电我,要去海底捞。上次同学聚会由于吃到没吃着啥,所以馋虫一直蠢蠢欲动。我强烈鄙视一番:谁让你只要是聚会就迟到呢?哈哈实拍:海底捞遭遇两道奇怪又有特色的菜菜 

    还别说,我虽听说海底捞服务如何如何好,可是因为上次也没有赶上同学聚会,平时也不会特意去找吃的,所以,一直都没有去过海底捞。昨天听闻大鹰的提议,立马响应。下班后直奔海底捞的红庙店与她会合。

    海底捞人多,等位难是出了名的。我们到达的时候,是51号,而刚刚叫到20号……当时我那个汗呀。我问大鹰我们俩九点能吃上饭不?吃不上咱们就到对面的贵州酸汤鱼箩箩七步吃酸汤鱼算了。她坚持,反正也就是为了聊聊天说说话,在海底捞有等位桌,准备了零食,准备了玩具,可以打发时间的。

    海底捞可以擦皮鞋、可以在等位的时候吃很多小零食,可以玩跳棋军旗……这都是众所周知,俺就不拍拍啦。两个人谈天说地将最近的事情和某些人进行了一番评论,续添了几次零食,问了服务员N次何时到我们的时候,终于等到我们开吃,将近九点……

齐全的小料台,每种小料的碗底旁都有一张小纸条,写明是什么东东。

http://s9/middle/4b9d1cbet7eb1a7c66a98&690
我们点的是鸳鸯锅,我相信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辣的一边,红红火火。

清汤一边加了很多有营养的食材,看起来都很好喝(我看到浓白的汤,就想喝……)

http://s9/middle/4b9d1cbet7eb1a8ec60e8&690

红红火火的辣锅

http://s15/middle/4b9d1cbet7eb1aa54456e&690

一边吃,还有服务员给送来水果。也可以自己到料台选择,又圣女果,橙子,还有小红薯等。

服务员还随时给更换毛巾,还给有手机的用户把手机用塑料袋子套起来。的确是好服务呀。

http://s1/middle/4b9d1cbet7eb1ad84c0b0&690

我俩点的半份的蒙古小羔羊肉片。摆盘很特别。

http://s9/middle/4b9d1cbet7eb1aeb473b8&690

我俩点的蔬菜,海带、油麦菜、腐竹、蘑菇、豆腐等,都是半份。

http://s6/middle/4b9d1cbet7eb1b06a2dd5&690

我点的豌豆尖,吃到最后,大鹰才知道这是豌豆尖,她竟然一直当作油菜吃的实拍:海底捞遭遇两道奇怪又有特色的菜菜

http://s9/middle/4b9d1cbet7eb1b1c50508&690
    当当当……上两个我昨晚最喜欢的菜菜,一个是点的涮菜,一个是料台上免费自取的凉拌小菜。绝对有意思。有图有真相,哈哈实拍:海底捞遭遇两道奇怪又有特色的菜菜

1.知道这是什么吗?哈哈,这是竹衣哦!其实我刚开始以为竹衣就是笋衣,没想到上来这个一看,没见过也,看起来脏脏的,好像是一个圆圆花苞被撕开,而且似乎还有一层黏液似的。后来放到汤锅内煮熟,吃起来,外层爽脆,里层却是软滑的感觉。没想到,从未吃过的一个东东,还让我点的很成功,喜欢~~~实拍:海底捞遭遇两道奇怪又有特色的菜菜

http://s14/middle/4b9d1cbet7eb1d3c2cb3d&690煮熟后的竹衣
http://s14/middle/4b9d1cbet7eb1f50a3b5d&690 2.料台上准备的四川口味的凉拌小菜。你猜出来这是什么吗?hoho~~是腌香菜根!我自己一个人吃了两小盘。。。能吃不?下次去可以尝尝哦,的确很有风味~~实拍:海底捞遭遇两道奇怪又有特色的菜菜
http://s7/middle/4b9d1cbet7eb1d5126306&690 两个人消费一百三十元,我感觉还可以,毕竟服务好,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的确吃的好饱呀。

 

竹衣链接:(个人还没有求证过,我希望知道这个东东的朋友们能够告诉俺,下面的营养药用链接和上面俺图里滴是不是一回事呀?)

中药竹衣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Zhú Yī

  【别名】金竹衣(《景岳全书》)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

  【原形态】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竹。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喉哑劳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