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沪深股指双双创下1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沪指下跌8.84%,有近800只股票、集体跌停。投资者万亿市值在一天之中被蒸发殆尽。
炒股的朋友们喊叫:中国的股民心理素质太差了!我评论:中国股民记吃不记打。
中国股市沉默5年之后,如同火山一样突然爆发。一时间,屋里屋外,茶余饭后,谈股论金之声不绝于耳。有人不买车了,有人不存钱了,大家都去炒股了,最疯狂的消息是,有人抵押了自己房子,从银行贷款进入股市投资。这举动还惊动了银监会,特意发文要严查。终于,一家媒体高呼,全民炒股时代回来了,没人看“超女”了,群众们都学看K线图了。
这种局面很快变了,随着股指暴跌,K线图上一片残绿,市场中哀鸿遍野,交易所里众声叹息。几天前还嘲笑“不知股者愚不可及”,白赚的钱竟然不赚,转而开始骂人了,说自己“受骗了”,“有庄家捣鬼”,“有资本大鳄对散户进行洗劫”,“政府不能撒手不管”,等等。
我们的社会关怀弱势群体。众多中小投资者,就是市场中的所谓“散户”,相对而言,与那些大型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券商及外资等)相比,确实就是弱势群体。一般来说,该弱势群体有如下特征:投资金额少,抗风险能力差,信息不对称,不掌握内部消息,喜欢“跟风”。他们最容易被蛊惑,也最方便被蒙蔽,在大盘上涨时疯狂跟进,在股指狂泄时被“晾成咸鱼”。人们可以非常同情的认为,他们是“炒作者”们攻击和欺诈的对象,是“无辜的受害者”,但是笔者觉得,这样的看法,看似公允,实则却是对做为散户的股民同志们最大的不尊重。
散户也是投资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早就挂在股市大门上,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股市诞生了14年,目前有8000万股民,最近一年暴涨了1000万,今年头一个月,最高的时候每天开户数达10万,这其中包括数量急增的“基民”(购买基金者)。实话实说,新来的散户狂热点儿算是交学费,可那80%以上的老股民呢?难道不是曾被一个漫长的大熊市套牢过吗?怎么套牢的,难道忘了吗?只要是投资者,就要对自己的钱负责。什么是“对钱负责”?就是别老想着赚钱时的高兴,忘了赔钱时的痛苦。记吃不记打,您这不是投资者,而是未成年儿童,应该回家吃奶,让成年人保护,您怎么能为自己的钱负责?!
其实,面对股市大涨这种巨大的赚钱效应的诱惑,不论散户还是大户,在头脑发热的时候,都应学会回归常识。一年300%、一个月30%的投资收益率,这种情况无论如何都是非常偶然的。就像经济学家华生所说,中国股市沉寂多年,终于在各种利好作用(包括制度建设和资金充裕)下苏醒过来,打个翻身仗,也算“十年不遇”吧。但如果有人说,疯涨会持续下去,就是痴人说梦。“那样的话,全国人民还上什么班儿啊,都来炒股不就得了?”
另一个蛊惑人心的说法,称中国人有16万亿居民储蓄,放在银行里压力太大,应该向资本市场分流,甚至说这已是“政府的既定策略”。可是,细一想,这么多存款,到底有多少是可以轻易动用拿去炒股的?数字再庞大,还要落实到一户户具体人家,为什么老百姓光存钱不花钱?孩子要上学,结婚得买房,爹娘要养老,以及自己上医院,哪种“预期消费”不需要留钱备用?到底有多少“闲钱”愿意能去风险度最高的股市折腾?说白了,如果不做常识判断,好多铺天盖地的所谓“利好”,就像女妖的歌声,鬼魅般动人却杀机暗藏。
早在去年年底,沪指刚突破历史新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证券研究专家成思危先生,就出来泼冷水,奉劝股民同志们勿要“追涨杀跌”,否则吹起个大泡泡,一旦破了,倒霉的还是投资者自己。两个月来,老先生苦口婆心,力陈股市风险,让中小股民不要轻信“利好吹嘘”,不要投入超过自己财力许可的资金。不论牛市熊市,股市中总有赢家和输家,而散户做为“弱势群体”,最容易成为牺牲品。可惜,这些逆耳忠言有多少人认真听了呢?
如今,市场已经用下跌给了股民们鲜活的教训,也许,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当年,沪市从2245点跌到1000点的时候,人们记住吴敬琏教授的一句话,“股市如赌场”,他由此被称为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这还没过几年呢,全民炒股式的赌博经济又有了泛滥的苗头。笔者认为,一路狂奔的股市,最终不但会毁掉自己,而且很可能给整个社会传染“疯牛病”——人们失去了日常生活中的务实精神与平和心态,乐于投机牟利,安稳工作被人耻笑,商业暴利受人追捧,那么,这最终必将透支整个国家的财富创造力和进取心。
股民同志们应该进行自我教育了!总被别人忽悠,再被人家教训,这是对一个投资者智商和尊严的挑战。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吾日三省吾身,可智明而行无过矣。那意思就是说,你该每天照照镜子,千万别因为头脑发热,而认不清自己是谁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