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奇乐乐园《妈妈是我的》,来了解孩子嫉妒心
(2009-10-09 13:14:17)
标签:
育儿教育妈妈是我的丫丫布奇杂谈 |
分类: 育儿知识 |
嫉妒是在别人比自己优越时,所产生的一种憎恨情绪。它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从人的早期情绪分化而来的。在新生儿期,婴儿得到了生理上的满足,吃饱穿暖了就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反之,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如饥饿、疲倦等都会引起哭闹。3~4个月的情绪分化成快乐与苦恼,5~6个月时,苦恼的情绪又分化为惧怕、厌恶、发怒。1岁半以后,从苦恼的情绪中进一步分化为嫉妒和一般的苦恼。
嫉妒在不同年龄的孩子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幼儿的嫉妒往往表现得比较直接,如看到别的孩子亲近自己的妈妈,他会立即跑过去,把那个孩子推开,恶狠狠地说:“这是我的妈妈!”,这就是恋母的嫉妒。又如当别的孩子拥有比自己更多更好的玩具时,嫉妒心强的孩子就会去抢别人的玩具。
豆豆和布奇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很强的嫉妒心理,妈妈(豆爸)关爱丫丫(佳佳),他就受不了,就以攻击的形式表示其嫉妒之心。
也有的孩子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就哭泣流泪,大发脾气;还有的孩子则会以冷言冷语、背后说坏话、吹毛求疵,来表示其嫉妒之心。
很多孩子好胜心强,总希望自己处处超过别人,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虚荣心都很强,家长可以适当利用他的虚荣心、自尊心激励他的竞争意识,使宝宝积极努力,这样才能超过别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你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别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表扬,在大家都努力获胜的情况下,结果可能是这次你胜利了,下次又变成他胜利了。因此,只要宝宝积极表现,那么不管结局如何,都是属于让人喜爱的孩子。而且这样的孩子既希望自己获胜,也能在心理上容纳别人的成功。
2、帮助孩子克服不足
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是由于自身存在某种方面的不足而导致产生嫉妒情绪,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自身的不足,帮助他努力克服。如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画画画得比自己好而产生嫉妒心,家长可帮助他提高绘画的能力。这样孩子在比较自己和其他孩子的绘画水平时,能够有足够的自信,而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信心导致嫉妒他人。只要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嫉妒心就会相对减弱。</p><p>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对待孩子,当然,这种鼓励和表扬是适当的,不夸大其词的,这样,孩子就会形成自信的心理。自信的孩子往往比较乐观,他在对待别人的成功时,心态平和,而且相信自己也会成功。所以,自信心是排解宝宝嫉妒的一剂良药。
4、引导孩子正确竞争
孩子产生嫉妒心理后,家长不妨把它引导到树立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上来。为此,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别人领先获胜后,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生气,而是应该激发起自己的斗志,敢于和对方展开竞赛。这次你获胜了,下次我要通过努力超过你,和你比一比。同时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别的孩子获得成功了,肯定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去向他学习,你要把对方的长处学到手,这样你也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5、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家长首先要自己养成开朗、豁达的个性,不为一些琐事而斤斤计较,如果家长在孩子的面前总是说一些嫉妒的怨言,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也经常这样,那么嫉妒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相反如果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豁达的个性,就能减少嫉妒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