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是那月亮

(2009-10-03 19:50:18)
标签:

左昌伦博客

中秋节

月亮

原创

情感

分类: 散文的村庄

 

还是那月亮

 还是那月亮——

 先秦的月亮,唐宋的月亮。

 那月亮曾穿行在《诗经》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那月亮曾浸泡在李白的酒杯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那月亮曾在苏轼的词里阴晴圆缺,折射出人间的悲欢离合,人间的冷暖,人间的沧桑。

 

 还是那月亮——

 宫廷的月亮,民间的月亮。

 城市的月亮,乡村的月亮。

 那月亮不仅拥抱高楼:“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那月亮也亲近乡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那月亮还在民歌里随着小河的水轻轻流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贫富,无论贵贱,在那月亮看来都是一样。它不偏不倚,赐予每个生命同样的月光。

 

 还是那月亮,还是那月亮——

 照着他乡,照着故乡。

 那月亮曾令一位诗人由衷感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那月亮曾令一位诗人泪流满面:“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那月亮是一个古典的中国符号,作为一种象征,印在游子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此时,我站在那古典的月亮下。

 月光歇在我的脸上,歇在我的身上,歇在我的手上。

 透过天上那面明镜,我依稀看见,儿时的夜晚,母亲的手像月光一样抚摸着我的脸庞。

 透过天上那扇圆窗,我仿佛看见,儿时的夜晚,父亲赤脚行走在故乡的田埂上,肩挑着月光。

 而此时,在故乡的老屋门口,我年迈的父母,头发一定被月光染成了白霜。

 

                                            (未经博主允许,网络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