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项调查。调查内容是:中国现在的教育让谁满意了?答案设计了四个选项(可以复选):学生、家长、教师、领导。调查结果如下:选“学生”的,占9.5%,比例最低;选“领导”的,占47.1%,比例最高;选“家长”和“教师”的,分别占21.5%和21.6%。这一结果确实耐人寻味。
平时走进校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学校的这次活动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言语中,不乏兴奋和得意。在一些学校的总结材料、宣传材料中,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语句,其中不乏炫耀的成分。对于学校教育,我们的许多学校大都将领导的评价看得很重,似乎领导是否满意就是检验学校教育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准。而学生是否满意,则常常被我们的许多学校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
众所周知,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秉持的基本信念,这种信念应当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我们的学校教育,最应该关注的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学生;我们的学校教育,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让别的什么人满意,而是让学生满意。
让学生满意,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学校,我们的一些校长和教师习惯于小看学生,喜欢将成人的意志不恰当地强加给未成年的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不尊重学生的个性,经常“好心”办错事,做出无法让学生满意的事情。有一位家长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一天,班主任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让孩子报名参加奥数辅导班。见班主任主动打来电话,我自然满口答应。但是,当我将这一消息告诉孩子时,泪水从她的眼里流了下来。她认真地对我说:“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你和老师征求过我的意见吗?”这位孩子的话令人深思。
让学生满意,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笔者曾做过中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发现许多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很多时候学生的自学任务尚未完成,教师就匆匆收场。笔者就此问题与教师座谈,有的教师直言不讳地说:“课堂上,我也想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但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会影响教学进度,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种想法颇具代表性,它涉及到一个与教师的隐性教育观念有关的问题:教育,究竟是谁为谁服务?毋庸讳言,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一些教师不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是让学生为教师完成教案上设计的教学任务服务,这完全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的。
让学生满意,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满意,不仅是让学生眼前满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终生满意。
教育固然也需要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让领导满意,但这些满意都必须建立在学生满意的基础之上。
(此文系约稿,已发表于2009年第9期《湖北教育》时政新闻版)
博主相关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c288b0100ckwa.html
(真正的名师不是评出来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c288b0100cnti.html
(一句令教师们沮丧和悲哀的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c288b0100czjj.html
(真取经 取真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c288b01000818.html
(什么样的惩罚才是必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