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问题的研究
由沙洋县五里初中杨光军同志主持的荆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问题的研究”(课题编号XL0040),已完成研究任务。根据课题组的申请,荆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结题鉴定。鉴定意见如下:
学科渗透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课题组将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作为研究课题,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学会适应生活、学会自我完善,提高心理素质。课题研究目标比较明确。
课题组对该校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了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自傲心理、逆反心理、疑惧心理、冲动心理、焦虑心理、嫉妒心理等;分析了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如性格缺陷、能力缺陷、认知偏差、学习紧张、体弱多病等。问卷调查过程资料齐全,工作做得比较扎实。
课题组对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下,结合自身教学内容和要求,建立起了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促进课题研究朝纵深发展,学校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的备课评比活动。为了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走过场,课题组还制订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步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课题组历时三年的研究,将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体现了校本行动研究的特点。
课题组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其他探索,努力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程化、日常化,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初步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课题组经过研究,形成了一批成果。这些成果中,有研究报告、论文,有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还有学生作品,其中部分成果具有一定的水平。
评审鉴定组专家经过评议,同意该课题结题。专家们同时指出,课题研究应加强专业引领,力求规范,应紧紧围绕课题来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报告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心理与防治
由沙洋师专附属小学万治中、杨金芳同志主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小学生不良行为心理与防治”,已完成研究任务。根据课题组的申请,荆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结题鉴定。鉴定意见如下:
“小学生不良行为心理与防治”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之子课题。课题组将弄清小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不良行为及其心理的成因,探索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课题针对性强,研究内容具体,研究目标明确。
课题组以全校学生为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弄清了各学年段小学生不良行为和心理的主要表现,通过分析找出了小学生不良行为和心理的主要成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在每个班确定了3名对象进行个案追踪。个案追踪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价值的案例分析。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原沙洋师专心理系教师的专业支持,研究过程比较规范。
课题组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总结了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主要有:1.改善育人环境。策略有建设校园文化、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等。2.学科有机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3.架设沟通桥梁。走进学生家庭,同家长谈心,与孩子一起做游戏,和孩子互动交流。4.成立心语室。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5.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课题组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形成了包括研究报告、论文和案例分析在内的一批成果,矫正了一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评审鉴定组专家经过评议,同意该课题结题。专家们同时指出,课题研究应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进一步注重信度和效度,研究报告应力求规范、严谨。
三、初中班级管理、团队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研究
由沙洋县长林中学承担的荆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班级管理、团队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研究”(课题编号JM11A056),已完成研究任务。根据课题组的申请,荆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结题鉴定。鉴定意见如下: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班级管理、团队活动中,在培养初中生心理素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课题组坚持了学习、研究和实践相结合,注重了研究过程的管理。三年来,课题组建立了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开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课题研究注重了教师全员参与,坚持在班级管理和团队活动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留守生教育、心理行为异常学生的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课题组初步构建了该校班级管理、团队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目标体系、操作体系。目标体系中,既有初中班级管理、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具体目标。操作体系包括途径和方法两个方面。
该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学会了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2)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竞争与合作,乐于帮助他人,尊重他人;(3)能自我接纳,有了一定的自制力,能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适应多种环境;(4)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该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三年来,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自身的心理,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多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案例、教案设计、优质课和说课获得全国、省、市竞赛一、二、三等奖,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先进教师。
评审鉴定组专家经过评议,同意该课题结题。专家们同时指出,课题研究要围绕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开展工作,要在规范性上多下功夫。建议课题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的后续研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