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心理学作业—一、结合实际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013-09-10 07:37:24)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理咨询

一、结合实际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地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皮亚杰认为之力结果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也可以说是,将知识形像化,成为一个概念模型。

    皮亚杰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是: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到儿童其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个体靠感觉和动作认识世界。

   (2)前运算阶段(2-7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思维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刻板性、不合逻辑等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因而可进行逻辑推理,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能再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是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皮亚杰在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

   (1)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

   (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

   (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个人的年龄为依据的。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首先,皮亚杰认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呈现给学生充满刺激的环境,引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

    其次,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在教育中要了解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学生的成长状态,只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挫折。

    再则,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个体认知方式而非年龄为标准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速率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并不是同样年龄的儿童其认知水平就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最后,皮亚杰很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使儿童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会激发儿童进行思考,因为同伴间地位平等,儿童不会简单地接受对方的想法,而试图通过比较、权衡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对儿童的去自我中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常扮演权威的角色,儿童会养成被动接受“正确”答案的习惯,丧失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给予,同时应多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

    然而它也是颇富争议的,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局限在如下两个方面:
      (1)没有对人类认知过程如何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探讨。
      (2)缺少积极的教育意义。皮亚杰主要研究给予儿童在自然情境中的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进行的认知活动过程,不主张通过学习加速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