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南印象

(2025-08-09 09:53:25)


不知道现在外地的一些人可已经改变对淮南的印象了。

总之,因为我的外地同学的一句话临别赠言,让我耿耿于怀了近三十余年,直到现在还没有释怀。

三十余年前,我在卫校上中专。因为是在本地的缘故,外地的有些同学不知何故与我相处的不太密切。

我的那些同学因为全省统招班的出身,当时全省各地招生指标不过是一个两个,用现在的讲法,几十年前,能够上了毕业之后就包分配的中专,那这样的学生也是人中龙凤学霸一样的存在。事实也是如此,以我自己而言,当时当时淮南只有一个招生指标下考上的卫校,在初中里也有成绩出类技萃者。

只是过往的事情,不须再提,但以此类比,我的同学当然也是如我一样的存在,他们自是当地中学学生数一数二的成绩。

所以生源素质更是超乎寻常,所以这个统招班在学校也是如香饽饽般看待,我们享受了有生活津贴和粮票的日常生活保障,与自费生这是完全不同的上等待遇,根本也不需要自己花少钱,期末的时候因为之前保障拨付到位比较迟的原因,到这时候,每个人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可以为自己和家人买点生活用品贴补家中。

学生的本身素质决定了他们也有一种别人看来的优越感,好在班里的学生们教养都不错,也没有人有那种自视甚高的姿态。相反,即便是有的人认为上了中专就解决了工作属于国家干部的预备角色,但学生的本色还是让他们习惯于求学之中,没有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

素质较高再加上心思也比较单纯,大家的关系相处也很融洽。当然毕竟是少男少女,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本身就是在家里已是说好对象来上学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要还带着些天然拘谨的成分上学。有些大一些的同学也是在青春躁动的时候,于是便有花前月下成双成对的身影逡巡于校园周围操场等处。

但我与他们相比,一个年龄属于班级里倒数第二的小,还有个头较小,也是不起眼的人员,加之本身性格比较孤僻喜好独来独往,在那个三年里,我始终有种边缘感不太融入群体,我不寻求与别人知己交往,也无意于在群体中刷刷自己的存在感,想想求学的岁月里,一个人独来独往活在自己喜好的一隅,倒也是自得其乐。

而让我一战成名的事也不是没有,那年中二的时候,学校的知识竞赛我与两个同学代表班级组团,最终我在团队中表现突出几乎是凭一知己之力为班级拔得头筹,这一次大比分的获胜,也让我成为学校和班级的名人,人们刮目相看,以往那个不起眼的小个子怎么知识那么广博,比赛现场那么突出,凭实力取胜自然让大家对我十分赞许。

比赛之后,我的生活仍然一如既往,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大家对我的看法明显有着不同了,大家看来这个孤僻的小个子可不能相貌,尊重多了几分。

我倒是没有觉得有啥不同,该学习照学习,该早操还是早操,人们的热度也只是一时,小个子的我也还是我。我还是来自本地淮南的那个学生而已。

好嘛,就因为来自本地的这个缘故,让人在他的眼里,居然带着些一成不变的看法。

到了中专分别之际,同学们之间互相要写临别赠言,几乎每个同学包括外班的相识还有些老师也都表示了离别情谊,只有一个同学写得特别,那是来自灵璧的一个同学,一个胖乎乎,圆脸盘,整天笑眯眯的同学,人也十分憨厚淳朴,给我的印象是学习十分上进,尤其是字写得比较好。所以有几分欣赏之意。他写得内容我始终没忘“一直以来认为淮南人很野,所以不敢接触,看到了你,才改变了对淮南人的印象”。

因为这句话,我也始终记在心里,想来这句话实际对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人家有这样的刻板印象倒也是有其由来,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芜湖偷 淮南抢 阜阳没有共产党”,又加上淮南给人的印象煤炭城市傻大黑粗,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咋咋呼呼,好勇斗狠出了名,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崇尚武力解决事端,跟个张飞鲁达一样蛮勇的角色,估计着这些外地同学来淮南的时候,家长亲友没少给上他上过这些紧箍咒,我这也才明白了若干,难怪我总也融入不了这样的一个实际温馨团结的班集体呀。

当然,岁月流转,这样的话题早已成为过去,过去的少年已从青葱时代走到了人到中年,或有的已故去,但更多的成了奶奶爷爷辈了,淮南的印象想来也早不是之前的野性十足的表现,这两年城市建设的文明创建也让人们早已改变了印象。淮南的发展,早与过去告了个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城市畅想
后一篇:表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