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脖与鼠头,居然整蛊了世
(2023-06-06 23:19:12)
然而基于道理的亘古不变的特性,我以为这百年以后,断不会再有相似的事情会发生,可是我的见识还是有些短浅了,有些事情匪夷所思的居然也就发生了,令人大惑不解。
说这话的缘故当然事出有因。
这是关于江西某高校食堂饭食的事。
一个食堂饭食里吃出个什么劳什子,被就餐的学生们大呼小叫,进而演变成到底是什么之争的事件,并且继续在网上发酵着,越来越搞不清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争论。
其实很简单,不过是饭食内吃出个,嘿,我还真没办法说,如果我以为得很简单的易于辨认的东西就把他直截了当的地说出来,我深恐会得罪一些谦谦君子,没准会招致口诛笔伐。
所以,我得小心翼翼地组织语言。
毕竟我也不是当事人,难以确保自己的判断会有鲜明的结论,当下,这一热点事件都还是个定性,我等资质平庸之下,又何敢妄言呢?
可是事情的发酵,不能不让我的注意力的投射上一部分,既然看到了,也不止我一个,全国的许多百姓也都把注意力投向了这个事儿,我也有点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
所谓心中有话,不得不说的样子。
索性一吐为快。
那饭食里赫然出现的到底是什么。这个谜底的要揭开。
好吧,起先说是个老鼠的头,这是当事人所反映的。也就是就餐者发现的,这样的发现在观者看来,无疑先是反胃干呕,如果胃功能足够强大,还不予于吐出来,想来,在翻动餐盘的时候,发现这个物是,在镇定了老长一会儿,才将其从菜肴中挑了出来,拨拉到餐盘的一角,目的是让伙伴们仔细见证这个东西到底是何许东西,他们再三辨认,几经推敲之后,一致认为它就是只老鼠的头。
这真是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
可是他们的认为还不就此确认,因为他们的话会让人认为是一家之言,不足确认,于是他们想到了请当地的负责市场监管的食药监部门到场查看。
不能说当地的监管部门反应不快,这一点,怎么着,也得为他们点个赞的。好吧,这个赞字先打住再说,因为赞字本就不是目的,目的还是要等待他们的权威认证。
监管部门的态度当然可嘉,他们在经过反复地比对和辨认后,给出的结论是鸭脖。
对,就是鸭脖,而且是监管部门的一把手出来信誓旦旦地确认,观众也自然该认可了吧!
然而事情却以人们想不到的情形继续按照它应有逻辑发展着。
按说在所发的图片上,那个异物上啮齿类动物的门牙很是清楚,绝大多数人的认知,怎么也不会把它鸭脖混到一块。而且我们的监管部门那是权威部门,当然这事权威不权威本也不是很重要,鸭脖与老鼠,两种天壤之别的物类,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怎么也不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认知,如果把6和9倒过来看,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尚可理解。
这不用辨认,也知道有什么区别的东西,就这样在本值得公信的部门的参与下,把世人整不会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吃饭的人就在现场,有了图,居然就整不出个真相来。
估计,当初第一块发现者,这几天得郁闷死了,怎么想起来,所谓好事有事,事情出来了,他就不会全然按照你想的逻辑发展下去,以至于形同失控了。
他当初也仅仅因为反胃的不适感,要讨个说法,可是有些事情,你还真别小看他,你认真了,你麻烦了,后悔着吧。
按说这事,本该随着监管部门的出面而结束争论,谁知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的认证反而将本属简单的一件事,越整越复杂,以至于一开始出面辨认的单位自己也成了千夫所指的网红,那位出镜的局长,万万想不到事情会整成这样。他现在也说不清道不明了。
但事情既然出来,总得有个消停,也就是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得有机构出面做个真正权威的澄清,我说的真正权威,这是因为本来的权威现在也公信力扫地,需要有更强力的部门来取而代之。
不这样,不能打消世人的疑团。
因为,人们对着一个本是非常简单的连个三岁孩子也可辨认的东西,不至于到了部门手里,变成整不清楚了,因为整不清楚,世人嗓子眼里的干呕仍然会发生下去。
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那是一种超强的能力;反过来,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那也是需要更强大的能力。老话儿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雪亮的眼睛非要把蒙些尘,会不会花了眼看走了眼。谁知道呢?答案在哪里?
所以,那些网上高手们把鸭子的头部换成个老鼠的头,以至于制造出了新奇特的新生动物,在博取眼球和吸引流量的同时,人们怎么着也不会笑得出来,把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整成个全民的狂欢,这事情本身就是个脑洞大开的事情,在当今世界并不平和的态势下,也算是个娱乐的事儿,让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只是身处风口浪尖的人们,可不会也不要把它当作一件娱乐的事儿,人们都在关注着呐,别再让鸭脖与鼠头恶心着人们,尽早回应百姓关注,拿出事实真相,才是最终尘埃落定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