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获麟解》论

(2023-01-10 21:35:08)

    韩愈的获麟解》是其诸多文章中的名篇,千年以来读者无数,也是受教颇多。

此文中,韩公紧紧抓住所谓麒麟为世间不可见而被人附会以各种想像的话题,用世人之矛,来辩驳世人之盾,用无可推翻的立论,使自己的论点得以成立,而且是无懈可击。

原文照抄如下: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按照以前的观点,那是相当的权威,如《诗经》,《春秋》等皇皇巨著中皆有关于此物的记载,传记百家也是不乏著,所以形成了相当正统的记录,那就是他们怎么说的人们也就怎么相信,没有想到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所以权威必然有其能镇住人们的地方,那就是已然形成的观点,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正确无可置疑,人们甚至连怀疑都有可能认为离经叛道,所以在此之下,按照公众无意识的社会学观点来看,为什么对是因为他是权威的观点,正确的也就是正确的。

好在,时人有韩愈这样的大家,勇于怀疑这一天下共论。或许也有人提出过质疑,只是于懵懂中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于是韩愈敢于将此种置疑说了出来。

看看他的怀疑,他先从这所谓吉祥之物不在家中豢养,又不见于世谈起,正如人们传说中都知道鬼可没人见过鬼一样,全在于一百个人或许有一百样关于鬼的样貌的猜测,也正是说画鬼易画人难,因为人都见过长啥样,所以但凡有点出格很容易被人们所指摘,但鬼画出来,却不会有人指摘,因为没人见过鬼长啥样,而对于麒麟也完全可做这样的推荐,这个观点是顺着人们的共识而推论,所以无可辩驳。

而顺着此种逻辑思维下去,关于知其为牛知其为马和跟圣人出现和吉祥与否的论述也让就顺理成章地成立了。这种论述虽然多多少少有些戏谑的成分在内,但语言浅显意义深刻,给人们的常规思维多了份转向的可能,原来世人所认为的道理还可以有这样一种认识方法出现。

这让我不禁想起现在一些所谓公知的一些言论。

为什么公知现在成为一个嘲讽的代名词呢?就是那些你通知大咖们的言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超出人们认识的底线了,不想在这里举什么例子,大家尽可以去网上查查。好在现在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法律未必去制裁你,但全网百姓可以依据基本常识去声讨你,足可以让他们出格的言论而使自己声名扫地。

按道理,韩愈这个大咖在当时也是个公知,但为什么人家的这个言论足以推翻权威观点的事情不会被人们所指斥呢,在于人家观点得新颖,能够见人不能见,言人所没能言,且以严谨的逻辑足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成立。文章千古事,直到今天也推翻不了人家的立论,是他老人家的认证方法太厉害。以子之矛攻子这盾,你不能互相矛盾,所以你就得承认他的正确。

这也足以证明,有些人间清醒,就在于他能够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来推翻常人存在的迷信或盲从思维,而这种迷信和盲从思维恰恰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顽疾,所谓与时俱进,也就要求社会思维也要随着社会进步产生新的变化,人们不可一味沉迷于固化的思维模式,而不清醒的置身其中,做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的复读机。

西方有句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按照这个浅显的理解,也就是用唯心主义的说法一切皆由上帝定下来,人只要按照上帝的安排去做就行了,这样一种观点在不可知论盛行的地方,只要你有所怀疑,或会把你打成另类,如布鲁诺被罗马教廷烧死一样,只因为他公开质疑了罗马教廷所宣扬的地心说而主张日心说,而被认为挑战的权威动了教廷的蛋糕被教廷害死。而现在看来,的心说却是何等荒谬。但在那时,那是真的需要勇气的。

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就是人类会思考,万物之灵名声不是浪的。我们每个人只要是正常人,也就具有思考能力,虽然每天营营积极奔走于社会的各个地方,但是人类的那些社会性行为总是伴随着瞬息万变的思维行为而行动的,有的人喜欢迷信和盲从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思维,有的或者有思维而羞于表达,也有些人为了追求与众不同故意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当然都是有失偏颇的倾向,最好的独立思维就是在人云亦云中多做一些冷静的思考,甚至可以在思考的维度上再向前一步再深入一些,但从辩证法的角度不超越人们的底线来考虑,总可以获得新的见解,或者可以为人们提供新知,学习一下韩愈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不失为读过这篇文章过后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