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邪恶兔”到“眯眯眼”到“毒教材”,当“卖丑”成为一种拂去不去的潮流

(2022-12-30 10:23:26)

这两天,2023年生肖邮票兔子的造型又火了一把。

老衲本无意于此类话题,原因在于我本不是个集邮爱好者,所以无意于在这个市场分得一杯羹,虽然多年以前曾经产生过兴趣来着,但冷热病,一时也就消散了。

    但对于邮票的知识多少知道一点,如多年前国家发行的生肖猴票等等,据说曾炒到价格不菲,也曾钦羡不已,可这事已过去多年了,看着别人发财吧。

    这是一个外行说的话。

    但邮票作为国家名片的地位,一直以来,也是许多国家所重视的文化符号,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文化大国,并正在逐步迈向文化强国的进程,尤其是如此。

    所以,对于举凡我们国家的一些重要文化事件,不能讲不注意到。

    比如这样一年已并不是局限于文化领域的生肖兔票事件,即使是我没有文化,不懂邮票,可什么是美丑,用老百姓的话说上去,看上去舒不舒服,可还能说上来的吧。从“邪恶兔”到“眯眯眼”到“毒教材”,当“卖丑”成为一种拂去不去的潮流


    没错,是一个卡通造型的兔子形象,可怎么看来,这兔子有一种说不出来邪恶劲儿。中国传统中的兔子是那样的活泼可爱的形象,而在这只兔子身上更进一步讲红红的眼球,是真有要写真似的把兔子的红眼球给描绘出来么?好吧,但公认的作品至少是争议少之又少的作品,而在这一双血红的眼球上,我看到不是熬夜过度就是害了红眼病,兔子所给予人们温顺可爱的形象消失不见,反倒像西方漫画中的暗黑角色的形象,多了几分邪恶感,这真是拜著名画家黄永玉老先生之神笔所赐。

    我不能批评作者黄永玉之晚节不保,作为我们国家的国宝级艺术家,这样说他多少是对他的不敬,但作为深耕于民族文化之林的老艺术家,曾经设计过那么多人们喜闻乐见作品的长者来说,这个生肖年设计的这样的一个作品,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或许有人会说“你不懂,瞎说什么”,不懂,也不能作为剥夺我评论的权利,一句话,真是丑!

   说到丑,有人又会说,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另类的美。

   诚然,我不否认。中外艺术界,向来有描摹丑未赞扬美的传统,西方作品不胜枚举。我曾经读过的一篇教材上的文章《丑石》,我印象也是描写丑而赞扬主角的作品。还有我们国家的园艺技术更是如此,龚自珍为此写出了《病梅馆记》的文章来。

    但这些都是言在丑意我丑外,世人皆懂。

    但如果刻意把丑作为一个卖点来宣扬,我还真的要怀疑他的动机来了。

    比如,一直以来备受诟病的“眯眯眼”事件。

    这个也不仅仅是清华美院的问题。

    “眯眯眼”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审美对于东方或中国人的审丑认识。从傅满洲的形象以来,在西方的眼中,中国人邪恶形象直到今天来说,也没能彻底根除。从“邪恶兔”到“眯眯眼”到“毒教材”,当“卖丑”成为一种拂去不去的潮流


    诚然,你可以说是那是落后时代的中国人的象征,是西方人敌视和丑化中国人的形象,我不管这里面包含着什么样的险恶用心,但公然丑化却是掩盖不住的事实。尽管傅满洲们早已离去多年,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落后的时代。可是,病态的歧视观念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却远没有离去,甚至更有甚之。

    这是因为我们国内也还有迎合西方认知的潮流存在。前几年的清华美院的时装展人们的记忆还没有消散。来几张图片,加深记忆。

    合着在称为艺术殿堂的清华美院,他的认知就是这样的另类吗?  他们的辩解说是前卫,拿着新时代中国人文明开化健康开朗的造型不用,偏要拿西方人甚至鄙夷不屑的东西重新来卖丑,清华美院的那一帮艺术家就这样地认为吗?从“邪恶兔”到“眯眯眼”到“毒教材”,当“卖丑”成为一种拂去不去的潮流


    艺术要时代化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这是时代发展也不能背离其中的要求,当然也国际接轨也是必然的,但这样的接轨,你还不如不接轨呢?迎合了西方人认知,你以为他们就会认可你的艺术造诣了吗?一定不要忘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站在叶利钦旁边开怀大笑的那一幕,让世界都知道了前苏联是如何被西方人耍弄的那个场景,那真是被别人卖了还要和别人应和着傻笑,一个国家沦为别人的玩物。

    这又想到了也是前不久毒教材事件。从“邪恶兔”到“眯眯眼”到“毒教材”,当“卖丑”成为一种拂去不去的潮流


    虽然事件是以一地鸡毛的形式,给全国人民以不疼不痒的结论,可事件造成的影响却远不是一纸结论就可以消除。人们仍然为存在的问题而疑问。

    那一系列的脑残的形象是如何出炉的。

    是人们的观念落后,还是有些人的认知太前卫,或者是老百姓的态度不能与一些公知保持同步。吴勇们可以不用,但是让X勇们可以大行其道的市场可能会继续存在,我看,去了一个X勇,可能够让什么X勇继续变形出来作妖仍然保持着茁壮的势力。不清楚这一势力生长的土壤,更在甚之的问题会突然以其他想不到的形式跳出来,比如,像前面说过年邪恶兔事件。

    文人气节的不保,并不都是市场之手大行其道的结果,而是思想异变的结果。何况有些所谓的文人,其实早已异化为西方意识形态的应声虫,当着他们举着与西方接轨的大旗而大张旗鼓旗鼓地张扬作态时,殊不知,就像叶利钦的笑一样,他们就像跳梁小丑般被西方操纵着应声起舞,自己还美不可滋呢?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谆谆教诲言犹在耳。

 

    因此,梳理一下,这几件形异而实同的事件,目的要全民睁开眼睛,作出判断来,人民的审美并不是个别无良文人可以糊弄的,树立文化自信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只有全民文化自信强大得起来的时候,那些无良文人作妖的市场才能荡涤一清,给全民一个清朗的文化空间,也让真正的中华文化光耀全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