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网站技术队伍的组织设计
(2009-04-01 23:45:25)
标签:
技术队伍流程运维开发质量fm365it |
分类: 老方行业观察 |
组织是管理和效率的核心。好的组织结构能够大大保障并促进业务的发展,因此,设计研发(注:含运维)的组织架构和分工一直是研发管理的重点。
组织建设有几种思路,如按照职能划分,对应业务的结构、下放到频道或中心。但是,由于频道多,又存在服务FM365整体发展的问题,还要保障技术与产品的延续性,这样划分会有分散力量、技术弱化的可能。
为此,在Q1、Q2阶段,根据内容频道很多的特点,我们把网站业务按照业务逻辑划分为:信息型、互动型、交易型,同时,设立基础系统组。根据这种“圆桌式”结构,任何网站业务的需求均可以指向信息组、互动组和交易组,全面满足了业务的接口,而研发内部则实行资源动态调配,采用微软的6角色项目管理方法进行开发,共享技术发展。
而在Q3阶段,业务实行三大中心管理制度即新闻中心、内容中心、互动中心后,则将交易组的职责变为内容组,研发的结构基本上不做变化。与此同时,我们设立了应用分析组,重点攻关关键技术和应用平台。
Q4阶段,根据业务结构的进一步发展,研发处的结构演变为“铁轨式”结构,即以系统组(运维组)和应用分析组为双轨,应用与功能开发均同时接触它们,获得它们的支持,从而缩短开发周期,保障开发质量。这种结构改进了微软的6角色研发制度,有一定的创造性。
结构是职能的划分,而职能的实施需要流程的保障,因此流程建设是我们管理的重点。
Q1季度,研发主要抓测试流程、产品开发流程、事故处理与通报流程;
Q2季度主要抓监控流程、研发项目管理流程,上述流程成为事业部已发布的流程的主体;
Q3发布了《研发质量手册V1.0》,将所制订的各种流程、规范制订成册,以帮助大家使用。
在今后,流程管理仍然是研发管理的重点,也是协调研发与业务关系、保证研发为业务服务的主要手段。我们的策略是:当一件冲突或事故重复出现第二次时,可能就不是人的意识的问题了,而是存在建立规范、流程的必要了。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研发流程体系,下一步将向流程自动化方向发展。
(摘自本人2001年2月写的“2000年年度工作总结”“组织建设”部分)
(文:方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