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的问题真的很严重
(2009-03-17 00:32:50)
标签:
携程ceo东航董事长南航危机公关品牌互联网it |
分类: 老方行业观察 |
3月9号,东航的董事长刘绍勇急着要找马云,说得很悲壮:“如果航空公司的信息化上不去,永远是被动挨打的打工者,现在航空公司就是在为携程、艺龙打工” 。这则消息在互联网网界掀起不小的波澜。
显然,东航董事长的话,让携程CEO是如坐针毡,携程频频出招,进行解释。但是越解释,越让人起疑:
第一个想不通:事态发生后,我们才发现,携程的CEO原来不认识东航的董事长,而东航的董事长此前是南航的董事长,在航空界工作了不止一天半月。无论南航,还是东航都是携程比较大的合资伙伴,按说公司的CEO应该认识甚至很熟悉他们的负责人。CEO典型的职责之一就是发展和维护战略合资伙伴关系,现在的问题是:携程的CEO还需要外部中间人才能够认识客户,这点让人不爽。
第二个想不通:携程的口气让人感觉不很恰当。出了“打工说”事件后,携程的CEO托人找刘总,居然是“三个人一起聊聊”,彷佛是大家多年不见的老友、无事闲谈一样,而不理睬人家东航的话中已经是有些郁闷和悲愤了。从道理上,携程是一个服务性公司,讲究的就是“客户第一”,而战略合资伙伴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客户。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说明相互的矛盾或误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己应该不是找对方“聊聊”而已。即使是“聊聊”,也不必这么高调。
第三个想不通:事情过去都一周了,携程还在那里持续解释,客观上,这些持续的解释是强化了东航的抱怨(也许人家东航是无意的,也许只是一时的情绪)。因此,从品牌传播的角度,这种持续的做法是不利于公司形象的。
第四个想不通:不利用互联网传播。携程的解释和沟通居然都是通过报纸媒体进行,然后才传播到互联网上。携程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应该明白互联网的主要属性是:传播及时、传播成本低、覆盖面广。更重要的是,它的客户也基本都是互联网客户。那么,携程的沟通为什么不是立即通过互联网进行呢?比如通过几大门户为携程给合作伙伴造成的不佳印象道歉之类的。
第五个想不通:携程CEO说“携程与航空公司唇齿相依”,此话要是出在东航董事长“打工说”之前还好。“打工说”既出,已经定下了调子,携程再说此话就是自言自语,缺乏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连续看到携程的报道,我们发觉携程最近出了不少问题。而阅读携程的解释,我们发现携程的问题也许真的很严重。
其实,我内心是很尊重携程的,因为想到携程,就想到了那个在机场、旅馆处处发卡的携程:多么朴素而实用的客户意识啊!
(文:方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