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理进言 给IT民工减负
(2009-03-03 11:27:53)
标签:
互联网两会创业减负总理it |
分类: 老方行业观察 |
长期以来,IT行业一直笼罩在财富的光环中,先是几个门户网站上市,接着是游戏、垂直网站,然后是百度、阿里,无不举国震动,仿佛天下财富,尽归IT人囊中。
但是,上市的这些公司(除网盛)都是在大陆之外,赖以发展、上市的钱也基本没有从各个国内银行拿过。应该说,这些企业上市,中国的金融机构给的帮助太小。
再看看中国富豪榜,前100名中,IT人渐行渐远,真正赚到钱的不是IT人,是房地产、能源等相关的行业。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另外一个事实是:IT行业创业的成功率最低。在最热门的互联网行业,成功率不到1%;在软件行业,成功率不到10%;由于这些行业属于软投资,当企业创业失败时,剩下的代码一钱不值,剩下的服务器每年减值50%,所以,剩下给创业者的就是疲惫的心灵了。
当无数企业创业的时候,IT人的故事更加悲壮。首先,IT的创业者最累。以互联网为例,既然互联网的好处是永无歇业的时间,也就意味着,IT创业者的工作时间是以体力极限度量的,每周工作80个小时是照常的。同时,IT创业者无法有收入。无论是软件,还是互联网,IT的特点是先付出再有回报。对于理发店、小商店、小餐馆而言,付出和回报的时间间隔不超过24小时;对于IT企业,付出和回报的时间往往在一年以上。这样,IT创业者基本是为别人打工:为员工,为税务,为房主,为客户。鉴于IT行业创业的成功率之低,90%的IT创业者(好听的词是企业老板),基本是无偿、勤奋地为社会做着奉献,直到企业关闭,自己怀着破碎的心离开,可能还有带着无法逃掉的债务。
梦想不等于现实。
然而,有关政策制定部门仍然觉得IT人的梦想和现实是相同的。他们按照IT人的梦想来制定政策。首先,民房不让创业了,“车库文化”在中国是违法的。其次,所有刚创业的IT企业,都不属于创新企业,除非你有巨大的投资。接着,税是跑不了的,还要花4000块钱买税控机,而且还提示你:需要专门配置一台电脑供打印税票。如果你要保障安全,买一个安全U盘,价格不少于1500元。还有,你不能亏损,否则,还要掏若干钱做亏损审计。此外,按人头,你需要交残疾人保障金。折腾了这些还不够,劳动法来了,工作时间不能超过若干,保险需要全部上,辞退需要补偿。但是,创业者辞退自己,没有人补偿,而且还要另外交一笔银子清算。
现在,政府有钱了,要发消费券了。发得是谁的钱呢?
为不拿工资、无私奉献的IT创业者减负吧!农民固然辛苦,一年最多工作半年,每周不超过40小时,IT民工呢?
减负就是减税,让IT企业用梦想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减负就是审计我们的保险政策:看看我们掏的保险费是不是被用得有效率?也许,只要交一半就能够获得缴纳全额所能够得到的保障。减负就是考核税务部门对企业存活率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税务总额负责。
活着的企业多了,就业机会才会多,税收才会高,也才会有更多人拿自己的钱当IT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