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 看上去很美 玩起来很累
(2009-03-02 22:34:04)
标签:
vcsns网站个人的体验myspace互联网创业it |
分类: 老方行业观察 |
2005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尝试SNS,当时LINKEDIN还刚刚被关注,MYSPACE还没有成为气候,股东们讨论了半天,发现这个东西只有风闻中的VC支持,现金不支持。鉴于我们自己现金不多,我们就放弃了。
2006年,和讯网的SNS做得不错,上去玩了几个月,写博客,建圈子,处处留言,每天忙得不也乐乎。我在Xing网上,也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只是出于观察的目的才去了。我们自己在2007年推出了包含了SNS的智能建站系统,把SNS的各种功能都一网打尽。到了市场上,尽管只要增加2000元,就可以享受完整的SNS系统,仍然没有几个企业用户需要这个东西。
2008年,我每天花在一家SNS网站上的时间差不多有3个小时,全方位地体验、使用:先是写内容,接着是参加圈子、回帖,然后是处处拜访,逐渐沉淀一些朋友。然后就维护这些朋友:回访、留言、评论、递纸条、打招呼、送礼物、玩游戏等等。我发现这是个苦茶事,收效也很小。要是发展的线下的话,SNS的概念就不够纯粹了,所以,我就坚持线上策略。但要是不发展到线下的话,线上的朋友会不断消失,消失了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即使是通过SNS联系的朋友,能够维持下来的好朋友还是很少。因为既然是好朋友,就应该长期关注,这个事情做起来非常吃力。坦率地说,每天花三个小时的SNS时间,在维持数十个好友的同时,能够保持关注的人不超过5个,这就已经让你非常非常地付出了。
所以,从我个人的体验上,SNS所许诺的东西看起来很美,却离我很远。
细想起来,SNS还是需要一些关键的因素:时间投资、物质投资、感情投资等等,现实世界的很多跟经济相关的东西都需要落实在里面,才能够让SNS见效。所以,联网游戏的SNS、基于Q币的、基于恋爱的SNS都是很容易见效的,而基于网络消息的SNS则过于虚拟。比如,你过去认识的一个网络好友,要是天天通过打招呼的方式和你联系,而不来你空间看看,说几句体己话,那么时间长了,你一定不会理睬他。
因此,我在设计SNS的时候,就会问两个问题:
1、
2、SNS给你的客户带来了什么物质的好处?
我的意思是,VC喜欢并不是你做SNS的理由,除非他们塞了很多钱硬要你花。FACEBOOK和Twitter受追捧也不是你做SNS的理由,除非你花的是别人的钱。要做SNS,要想好了这点:在只有1000个用户时,就可以有收入。
当然,如果SNS是你业务的增值服务,你可以大方一点。
(文:方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