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方先哲说人的启蒙

(2006-12-12 12:08:28)
分类: 天“方”夜“谈”

“自己引导自己”这又不过是老生常谈,是人类生存、赢得自己独立与自由的出发点和指导者。苏格拉底因倾听内心的声音丧失了生命,柏拉图把“认识你自己”转化为“求知”的哲学家管理。当基督耶稣说“来跟随我的人必须恨他的父母和妻子”时,他要求着个人放弃对他人的依赖,放弃对尘世的迷执,使自己只依赖于上帝,也就是要求个人自己只依赖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样,在佛陀释迦牟尼那里,人们也必须放弃对尘世中他人或它物的依赖,要以已为岛,自己印证。在我国古典思想中,无论是“长生不老”,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参天化育”还是“吾心即佛”都是以“修已”为本。

 

在康德那里:

[一切有理性的东西都把自己的意志普遍立法概念当作立足点。从这样的立足点来评价自身及其行为,就导致一个与此相关的、富有成果的概念,即目的王国的概念。

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须服从这样的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当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每个有理性的东西,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看作一个由于意志自由而可能的目的王国中的立法者。他既作为成员而存在,又作为首脑而存在。只有摆脱一切需要,完全独立不依和他的意志能力不受限制的条件下,他才能保持其首脑地位。](《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而在当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里,个人对自己负责的口号又一次提了出来,不绝于耳。

 

道理总是相同的,既精深又贫乏,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些思想、这些理论,我们只会丧失自己。正如耶稣所说:

“如果你到这儿来寻求你的意志,你绝对不能获得你的幸福,绝不能摆脱你的忧虑”。

 

又如中国禅宗的启示“磨砖不能成镜,念经又怎能成得了佛呢?”对此,我们还可以看一个例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