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答《中国人的德行》“儒学的不足和错误”24条(下)

(2006-12-07 11:58:01)
分类: 天“方”夜“谈”

1、  相信算命、算日子、预兆、做梦和其它幻觉(凤凰等等)

不确切。孔夫子是不相信这些的。正统儒家公开地也不相信。不过,对“命”大家还是十分期待的。

 

2、  伦理道德与其外在的仪式混淆等同,成为一种纯粹专横的政治手段

同意。儒家的目的是政治性的。个人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治国、齐天下。

 

3、  孔子对古代制度的态度是反复无常的

赞同。孔子本人也是典型的中国人,不相信权威,只相信自己心中的声音和目标。

 

4、  断言某些悦耳的音调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品质是荒谬的

赞成。其荒谬之处是容易扩大化,从而成为“一种纯粹专横的政治手段”。

 

5、  楷模的影响被夸大,孔子自身就是最好的例证

这个论题有些自我矛盾。楷模是中国人最关心的,在治国中,也是应用最全面的。

 

6、  在儒家学说中社会生活体系是暴政,妇女是奴隶,孩子在父母面前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孩子要绝对服从其长辈

赞成。最难以理解的暴政,居然延续了那么久:当个中国人首先意味着先过鬼门关。

 

7、  孝顺父母,把父母美化到神化的地步

赞成。最大的恶习。

 

8、  孔子思想体系的最终结论是对天才的崇拜,例如:人的神化

赞成。其实,不止孔子,整个中国文化(孔子、庄子、老子、孟子,以及后来的禅宗等等)大家最一致的就是“人的神化”。

不过,不是对天才的崇拜,而是对人的崇拜,是人人皆为天才。这正是中国最伟大的人文精神和气质。

 

9、  除了没有任何真正的伦理道德价值的祖先崇拜,儒家学说没有一个明确的关于不朽教义的概念

不同意。“不朽”是任何民族都需要的。中国人的不朽是“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所以,“建功立德、著书立说”是2种主要形式万古留名,不为后世笑”是国人的理想。

 

另外,死后有后人祭祀也是一种不朽的理想。

 

10、              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所有的补偿,这无意中培养了自高自大,而且即使算不上贪婪,至少也是奢望

不同意其结论。

儒学不相信生命再生于来世,但是,他们相信自己的影响能够波及来世,因此,自己需要做善,需要辅助皇帝做善。他们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是高尚的行为主义者,令人崇敬。

我一直坚信,这样的要求和理想是人类最崇高的,在逻辑上也是最严密的。

 

11、              整个儒家学说没有安慰凡人,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

不同意。从基督教的标准看,也许是这样。但是,儒学用“神化”给了个人以崇高的目标和定位,用“命”来默默支持他的行动,用“家”在生前服从他,死后祭祀他,应该说安慰是很充分的了。

 

12、              中国历史表明,儒家学说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新生,使他们过上一种更为富有和高尚的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儒家学说已与道教和佛教融合

基本同意。“国家、家、个人”,是个人周旋的三个空间,“天、地、人”排放了个人的位置。这里有着高尚,但是,缺乏社团,缺乏器用,缺乏对家庭的责任,缺乏对他人的责任,过于个人主义了,一切都是为了他个人名垂青史服务的。

 

“利”的弱化是儒家最大的问题,利是收割嘉禾,而在儒家,利仅仅是功名,是流芳万世,而不是让家人过上幸福而富足的生活。

 

“家天下”造成了中国长久极度的贫困,实在是悲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