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侵犯个人财产,“汽车强制报废”应取消
编辑:汽车自修室
优秀文章
《木匠哪去了——兼谈4S店是否会消亡》布衣侯
《游历于多极之间:黑车问题似乎不能简单化》翟勤
《汽车报废依据有欠科学性》管学军
《北京打车难:道路拥堵运营耗时等系主因》晨报记者
张十月 陈琳
读后感一:侵犯个人财产,“汽车强制报废”应取消
日、美、德等国都不对汽车实行强制报废,我国为何一意孤行?
l
新快报讯
“若《物权法》审议通过,将与汽车强制报废制度有抵触。”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表示,必须修改现行汽车强制报废制度,建议对私车报废不作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的规定。
l
管学军
从整体上看,对整车报废的条件约束,一是使用年限,二是行驶公里数,惟独没有整车的技术状况。从使用年限角度看,不少单位的车在使用年限内并未达到《征求意见稿》要求的公里数,车况良好,且能够达到出厂时的安全、环保要求。现在有不止一家企业宣布,其车身能够保证12年不修穿,或者说,8年、10年报废时,车身仍然完好,这样进行强行报废无疑是一种浪费。另外,北京出台了限行规定,每七天限行一天,北京车辆的使用年限是否应当增加1/7呢?从行驶里程讲,私家车60万公里报废的依据何在?若干年前捷达就跑出了60万公里无大修,夏利跑出了73万公里无大修的记录,如果这样车况的车给报废了,岂不是浪费?在重卡、大型客车方面,跑100多万公里无大修的非常正常,如此强制报废必然给个人和集体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l
日本对汽车没有规定强制的报废标准,只要车辆能够通过年检,车辆便可继续行驶。一般来讲,车辆行驶一定年限后,要顺利通过年检,其保养费、维修费均会逐年增加,用户通过经济比较,认为继续使用不合算时,便会选择报废。但从国家来讲,是鼓励用户延长使用期的。
l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强制性车辆报废制度,部分州(19个州)政府根据各州的安全及交通情况,制订了不同的车辆检测项目和指标,只要车辆能够通过定期的排放检查,并且车辆的外观不会破坏周围环境的美观,用户即可继续使用。
l
德国在车辆报废上实行车辆检查制度下的自愿报废原则,车辆只要通过每2年一次(新车出厂后3年内免检)的年检(TUEV检查),就可以上路行驶,并没有规定达到一定行驶里程或年限后强制报废的要求。但在车检中会逐年加强环保标准(如尾气排放标准),未达标者不予通过,而使用年限越长的车,通常来说为顺利通过年检所需支付的维修保养费用也会逐年增加,这也成为车主考虑报废旧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虽然德国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汽车的使用年限和报废时间,但正是以这种年检费用和环保方面的尾气排放标准为杠杆,车主可自行决定何时对车辆进行报废。
读后感二:轻装上阵,4S店也玩“简配”
在竞争激烈,且市场趋冷的当下,真正得简配的,并非车型,而是4S店。其高成本运作模式,不仅增加消费者负担,而且已成制约经销商发展的枷锁。
布衣侯
汽车销售利润的降低,一方面源于厂家迅速扩张网络、4S店数量激增,这算的上是“传统因素导致”;另一方面虽目前影响有限、但从未来看却对4S店模式具有颠覆作用的是新型销售方式的兴起,例如网购、汽车超市等。后者已经出现近7年以上,从最初的“大卖场”已经走向成熟的超市模式。而环节少、售卖方便的“网购”模式则更具威胁。如果这一模式得到银行、汽车厂家、物流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未来的十年里将极可能是4S店模式的“终结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