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业收入超长安,吉利能否打破“四大”格局?

(2011-07-27 03:14:21)
标签:

收入超长安

吉利

打破四大格局

汽车

分类: 汽车评论

营业收入超长安,吉利能否打破“四大”格局?

\周丽君

7月初,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11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参考2010年经济指标),我国汽车行业的东风、上汽、一汽、长安等“四大”系数入阵,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美元、543亿美元、434亿美元、380亿美元。

就公布的数据而言,“四大”依旧垄断着我国车市。但这仅仅是表面。自从吉利整合沃尔沃后,其2010年的营业收入已今非昔比。

吉利资产主要包括沃尔沃轿车和吉利轿车:2010年,沃尔沃的营业收入为367亿美元。与长安仅有13亿的差距,紧随其后也入主财富世界500强;吉利汽车2010年年报显示的营业收入将近30亿美元(201亿人民币)。

将沃尔沃和吉利汽车的营业收入相加,将近400亿美元,超越长安的380亿(吉利集团下的总资产不仅仅是沃尔沃和吉利汽车),打破了“四大”对我国车市的垄断格局。

不仅吉利的营业收入打破了“四大”垄断格局,在资产负债率等其它经济指标方面,也有上佳表现。目前吉利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73%,资深媒体人贾可认为,吉利的负债率好于大众通用,它们都超过73%,诸如福特等,甚至超过100%。笔者觉得,如将“四大”的隐形负债率也计算在内,吉利的优势或许会更明显。

就纯粹的经济指标而言,吉利已打破了“四大”的垄断格局。但中国又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市场权势并不一定取决于市场表现,与企业的背景、性质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很多情况下,这些非市场因素,倒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权势。

在企业的背景和性质上,吉利恰恰都不占优:吉利是草根企业,没多少背景,当年是在李书福“给我一次死的机会”的背景下诞生的。不像一汽、上汽、东风、长安等“四大”,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为国家各级政府输送了大量官僚;就性质而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从诞生之初,就过着被歧视的生活。整合小企业等各类政策红利纷纷被“四大”垄断,如沃尔沃在中国,相信根本轮不到让吉利去整合。也只有收购国外的沃尔沃,先去试验品,才有吉利的份。

在当下,吉利打破“四大”的经济优势,是可以的,但想打破“四大”的政治优势,实在是难上加难。

希望李书福还能继续像当年那么一往无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