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我的“房租-收入”账
财经评论员\周丽君
打开邮箱,有篇来自《南方周末》的约稿,例了四个选题,分别为: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还能为国家做什么;国家还能为你做什么。要求不必面面俱到,或可抽取一点展开来谈。每个问题回答三百字左右,不妨写得幽默风趣一点,不必一本正经,有时一两句话也可,比如:把我交的税返给我,给我父母养老。
我一向比较喜欢《南方周末》的风骨,也一向渴望有拍其马屁的机会,于是下班一回家就抓紧时间把任务给阉割了。
我选了的主题是“国家还能为你做什么”,以“我只希望来套小型廉租房”为副标题。接下来我将在那篇投稿的基础上做个扩充,具体算一算毕业两年后,我的那本“房租-收入”账。
我是06年毕业的大学生,到目前已两年多,到北京也已两年。
刚来两月,在东四环红领巾桥附近租了间三平方的地下室,月租300,但当时我没任何收入,全靠家里每月1000的资助,“房租-收入比”为1.3(之所以不是-0.3,而是1.3,因为父母的钱不能白要);后来找到个负责某房地产网站编辑的工作,月收入1600。为便于工作,在靠近公司西直门附近租了间四平方的地下室,月租500,“房租-收入比”为0.31;07年初,虽然工资还是1600,但与他人在东四环慈云寺附件合作了间7平方的楼房,月租600,“房租-收入比”为0.375;后来辞职,“五一”之后,以及整个第三季度,都没工作,又得依靠父母每月1000度日,但房租600还得照交,这个阶段的“房租-收入”比为1.6;07年底,找了份新工作,月薪3000,为偷懒少走几步路,家搬到公司附近的亚运村,也是合租,单间面积为10平方,月租1000,“房租-收入比”为0.333;08年的第二季度起,在昌平东三旗租了一室一厅20平方的小套间,月租1150月,对比3000月薪,“房租-收入比”为0.383。

大学毕业两年内,我的平均“房租-收入比”为0.76,也就是说,如一个月的工资是1000,其中760要用来交房租。用来应付电费、水费、饭菜、衣服……一大堆开支的费用只有微不足道的240。其中刚步入社会的06年,“房租-收入比”的平均值为1.3,也就是说,在借来的未来要还的1000中的300要交房租,典型的负资产人员。07年的“房租-收入比”的平均值为0.97,等于所有的收入都交了房租,至于吃穿用行等都得向父母,或其它人借。08年前三季度里的“房租-收入比”的平均值为0.36,相对来说,生活大大改善了,但将近一半的收入也得用来交付房租。
当然,由只能容纳一张床的地下室,到还能放进一两张桌子的合租楼房,再到目前用不着与他人争厕所的一居一室小套间,居住环境在不断改善,但生活压力也不断加大,“房租-收入比”增长明显快于收入增长,收入增长87.5%,房租增加了2.83倍。可谓交了房租,剩下的大体只能维持生活与换几身“行头”,几乎不可能有积蓄,更不敢奢侈买房。
其实我挺感谢国家,让我读了每年两万的大学,如没它这点功劳,或许现在我脑袋里也没这点墨水。如果还奢侈国家能为我做什么,我只希望它能给我套小型廉租房,如能让我的“房租-收入比”维持在20%左右,我就谢天谢地了。除20%用来租房,20%用来生活外,或许另外20%可以用来积蓄,20%可以用来买书买报,甚至还有20%可以用来与女朋友培养感情……
或许十年,或许五年,等国家大规模建好廉租房后,我可能也用不着了,希望是这样。但年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新大学生毕业,以及大量社会无助者存在,他们就像现在的我,急切需要国家的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