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丽君12
周丽君12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60
  • 关注人气:43,1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鹿”汽车更是屡见不鲜

(2008-09-16 02:21:36)
标签:

三鹿奶粉

三鹿汽车

召回制度

汽车

分类: 汽车评论

“三鹿”汽车更是屡见不鲜

(首发新浪  谢绝转载)

\周丽君

三鹿奶粉因质量问题,目前正处于停产整顿阶段。而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又何止奶粉,关系生命安危的汽车,也不能完全幸免。

据报道,在过去的2007年,有关汽车产品质量的投诉仍占总投诉的多数,其中发动机投诉占23.9%,变速器投诉占23.9%,制动系统占9.9%,离合器、转向系统、前后桥及悬架系统、轮胎以及车身附件与电气占42.3%。可见涉及汽车核心部件的传动和制动部分的投诉占全部投诉近6成。

总之,汽车行业也存在类似受三聚氰胺污染可严重危及生命的质量隐患,而且越是被普遍消费的经济型轿车越是存在质量问题,甚至这些质量问题越是集中在关乎生命的核心部件上。可谓“三鹿”汽车更是屡见不鲜。

虽然汽车产品存在如此多的质量问题,但为什么如今也没见哪个厂家因产品质量问题而被停产整顿?

或许因交通事故存在很大偶然性,很难进行定量分析,但并不能因此就不追求厂家责任。如美国政府早在1953年就颁发《联邦车辆法》,开始对车辆进行有法可依的管理,虽然允许企业自检,不过一旦被抽查到有不合格产品,就将严肃追求企业责任,并给予高额惩罚。诸如欧洲、日本等各自的召回制度虽然形势有别,但都建立在高监督高惩罚的制度基础上。

但相对于欧、美、日等召回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中国实行的却是主动召回制,非强制召回。意味着汽车产品是否召回,以及召回范围,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厂家的觉悟。也就是说,在召回过程中,我们的强制性措施是相对缺失的。如几年前颁布的《缺陷汽车产品管理规定》对企图隐瞒缺陷汽车的制造商的具体罚款数额只有象征性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甚至连一辆车的利润都没有。

所以,在没有大棒的前提下,厂家不拿召回制度当回事也就不奇怪了。有些企业甚至拿召回制度作秀,如只有几辆车有问题时,就大肆炒作自身的召回行动,以彰显自己多么对客服负责,而当有成千上万辆汽车都存在诸如漏油等问题时,则通过公关公司等,选择私下解决。

“三鹿”奶粉的安全隐患其实早在半年前就已发现,但企业之所以敢隐瞒不报,顶风作案,说穿了,不是就拿国家法例的惩罚性条款不当回事吗。所以,要杜绝“三鹿”汽车的安全隐患,强化惩罚性条款迫在眉睫。当然,如相关监管部门,真能履行抽检职责,认真完善自身的监测设备,更是谢天谢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