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的朗逸为何吃不到热豆腐?

标签:
朗逸汽车 |
分类: 汽车评论 |
心急的朗逸为何吃不到热豆腐?
(首发新浪
文\ 周丽君
在6月25日举办的朗逸上市活动,上海大众一砸就是1千万,按每辆朗逸1万利润计算,相当于1千辆朗逸在短短数小时后就人间蒸发了。而目前同级别的部分车型月销量甚至不过1千辆,如此大手笔足见上海大众对朗逸寄予的厚望。
这种强烈的渴望在朗逸上半年的市场预热中,更是表露无遗,起于北京车展一路下来的大规模宣传中,朗逸一直将目标坚定不移的锁定在中级车上下两个细分市场的同为销冠车型的卡罗拉与凯越上,大有替而代之问鼎中原之势。其大体11至15万的中间价位,可谓切中要害。
按常理,朗逸月销量至少得过万,而上市来的每月仅五六千销量,不得不让人反思。
如定价虽然有一箭双雕之意,但受制于不尽如人意的发动机等核心部件,难免英雄气短。当然,市场策划如能到位点,这一缺陷多少能得以弥补。但朗逸在市场宣传中,所着力强调的“本土设计”与“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等概念,不仅缺乏有力支撑,而且进一步暴露了朗逸自身存在的重大技术缺陷。值得庆幸的是,犯同一毛病的车型绝不仅朗逸一个,目前市面上的很多车型都是“技术不足吹牛有余”。
既然人祸不是主因,那只能是天灾了。车市已连续几月趋冷,必然加剧经销商资金链紧张,腾出个几百万,难免捉襟见肘。所以,并非经销商不给上海大众面子,不为朗逸捧场,实在是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了,做大哥的总不能为了自己而断了兄弟们的后路。如日子好点,区区两万订单,相信上海大众四五百家经销商每家分点就差不多了。
总之,对朗逸而言,花了血本等来的并非东风,而是西风,难怪会吃不到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