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企业改革工会普通员工公司主管老板董事会财经 |
普通员工之所以最容易成公司改革的牺牲品
财经评论员/周丽君
在不少公司,都少不了这样的言论,即这个公司一定得改革,不改革就他妈得完蛋,哪怕在某些已经改革得如火如荼的公司。
不如先思考个简单问题,即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公司改革的主体还是围绕利益分配机制的重新调整而展开。如果公司原有利益分配机制不能确保努力者或阴谋者获得预期回报,尤其是主管,那么改革呼声就容易摇身一变为公司整体心声。
某公司第一年获利10单位,其中主管获2单位,普通员工获3单位,1单位奉献给社会,其余4单位归老板;第二年,公司利润提升至20个单位,不过主要领导与普通员工的利润还是2与3单位,社会贡献倒翻到2单位,其余13单位归老板。
由于信息不对称分布,几个主管,对财务变化一目了然,迫切希望公司的利益分配体制有所调整,至少得保持与公司利润同节奏提升。于是,在公司业绩突飞猛进的时候,主管们很容易形成向老板施加提高薪酬的合力。而且一般情况下,在科层制越明显,竞争越不激烈的公司,所形成的合力越大。
老板也乐于共分享,但不忘给主要领导转移、增加更多工作要求。同时不免采取分化主管之间合力的措施,比如改革管理体系,建立平行的项目组,实现扁平化,强化内部竞争与制约。
第三年,公司顺利达到30单位的预期,向主管兑现6单位。由于普通员工信息获得相对有限,而且公司缺少与工会等有效沟通机制,使得与两年前相比,普通员工获利由3到4,只提升了1单位。除去同比率增加的社会贡献,老板最终获利27单位利润,但老板担心公司明年的效率提升可能并不会像主管所宣称的那么快,因为普通员工的流动性在提高,大量熟练工人纷纷被竞争公司挖走。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普通员工在公司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中,容易被边缘化,但建立并尊重工会等可提高普通员工与老板之间信息沟通的机制,带给企业的并非全是负担。因为与普通员工相比,老板更有可能被主管要挟,不过主管能带走的可能就是整个企业,而普通员工顶多拍拍屁股走人。
2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