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汶川地震物价救灾财经 |
从灾区高物价中寻找救灾启示
财经评论员\周丽君
无论年初的南方特大雪灾,还是现在的汶川大地震,凡是在较大规模的灾区,抑制物价都成了社会舆论关注与各级政府治理的重点。
不如先思考个简单问题:物价上升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些人的良心大大的坏外,但更能说明一个基本事实,即价格上涨的物质在灾区不仅及其稀缺,而且需求及其旺盛。如饼干、矿泉水、帐篷等。物价上升虽然某些人牟利了,但它却从灾区传出了最真实的信息,即这些物质是灾区急需的。如果政府与社会的救灾组织是高效的,很多灾民将因此而受益。
虽然不能把我国政府组织的一系列抑制灾区物价的行为说成是阻止灾区向外界传递真实信息,但无意间延缓了救灾进程,也降低了灾区自救能力,因为高度的价格管制将使当地市场机制面临崩溃,有需求者很难得到急需物质,必定物价中也包括采购成本上升等。持续的物价高管,也为哄抢现象发生,买下隐患。在非政府救助体系及其不健全的当下,更使得众多灾民不得不转而依靠政府救助,从而又增加了政府的负担。
所以,政府抑制物价的行为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表面看似抑制了过高物价,其实是给自己增加了负担。
给我的启示是,与其堵塞,不如疏导。政府除了自身进一步完善救助体系建设,加快救灾物质组织与调配外,更应当鼓励非政府救助组织也应当加快自身体系建设,免得自己在每次救灾中繁荣表现都像个急躁的小老头。
200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