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上市房企监管制度市值盈利能力 |
分类: 房产评论 |
如果上市房企越来越像诸葛亮
房地产独立评论家 周丽君
一两个月以来,招商局、上实发展、保利集团、中粮集团、泛海集团等母公司纷纷将部分土地注入或准备注入控股的地产子公司。目前,这股风潮依旧强劲。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招拍挂制度普及下,地产股市盛行“土地储备论英雄”之说,使得不进则退的上市房企惶恐不安,终日忙于找地、拿地。其次,多年的挑三拣四后,无论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还是杭州、宁波等二线城市,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好地块越来越少。再次,母公司掌握一部份可注入的闲置土地。
当然,除了宏观与客观因素外,想必最主要的还是主观获利冲动。目前高股价下,母公司把土地注入地产子公司,不仅可以缓解子公司土地储备压力,而且也能高价销售,甚至还能进一步抬升股价,为下一轮土地注入奠定坚实基础。
如果注入的都是与高股价相匹配的优质土地,倒也说得过去。就怕以次充好,浑水摸鱼。从理论与实际层面观察,都有可能:优质土地不断减少,按照物以稀为贵原则,地价必将抬升。为了减少拿地成本,开发商必将考虑低价土地,而低价的往往都是劣质地;至于劣质地如何高价注入,仅是个技术问题,不大可能难倒善于外表包装与概念炒作的上市房企,如荒山荒地,摇身一变就成了高档别墅区、高尔夫休闲区,成了富人理想选择区。
目前生地或劣地注入已有苗头,如果监管不到位,成了趋势,将产生巨大危害性。
对股民而言,就像买了双劣质皮鞋,没穿几天,就觉得鞋底渗水。翻过来仔细一看,原来只有几层破纸板。不仅股民倒霉,对房地产行业也随着栽跟头。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次充好的温州鞋遭遇灭顶之灾。不仅被商场拒绝,而且被当众焚烧。最倒霉的是哪些任劳任怨,一心致力于房地产领域开拓的上市房企,它们不得不收拾残局,替人擦屁股。
有人倒霉,有人得意,注入低价所得劣质土地的母公司却能卖个高价,甚至拿着圈来的一大把钱,转投其它行业。那些打着幌子,纯粹从他人口袋捞钱的臭皮匠实在可恶。
我国流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说,如果冒出n个臭皮匠,我真担心诸葛亮被吓得尿裤子。虽然看看目前以优质、品牌占领市场的温州皮鞋,也使得我坚信房地产行业终究不会被一小撮破坏破坏分子所左右,还会是信誉、实力说了算。可是,我担心自以为是的上市房企有前车不鉴,非得让整个房地产行业活生生浪费一大段走弯路与拨乱反正的宝贵时间。
除了唠叨几句,我束手无策。只希望房地产行业的参与者能以负责态度,检点自己的行为,别老是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还有你,就是看我教训他人,你却躲一边嬉皮笑脸的市场监管制度。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届时上市房企大闹天宫,看你监管制度还有什么脸面面对广大股民!
200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