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海螺行动住房保障住房房价地产泡沫 | 
公众住房领域最热门的三个话题(海螺问答)
房地产独立评论家 周丽君
今天7月28日,明天就是7月29日,即海螺行动第一个问题(他们在讨论什么?您的观点是什么?请列举近年来公众住房问题领域最热门的三个话题,并阐述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的截稿日。突然想起小学的自己,周末里非得玩到最后一刻才扭扭捏捏拿笔写作业。二十好几的人还像个孩子,希望评委多批评。
长话短说,言归正传,我认为近年来公众住房问题领域最热门的三个话题分别是:政府要不要承当更多保障住房建设责任;地价、房价为何持续飙升;如何抑制地产泡沫。
1、政府要不要承当更多保障住房建设责任?
目前很多人都在指责政府保障住房建设力度不够,开发商也义愤填膺,媒体更是连篇累牍报道政府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之保障住房上建设之诸多不足。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也少不了发泄。有时政府被骂得憋火,也举些业绩,还有郑重承诺的,如北京政府,誓言07年保障两个1000万平方米建设。
78年后政府逐步淡化全能型建房角色,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退缩状态。由高房价引起住房难问题,想必会持续。
至于哪个比例合适,国际没统一标准,但有规律,如高福利北欧,公房比例相当高,如城邦经济的新加坡、香港等,公房比例也不低。经济高度自由与房地产行业高度开放的美国等,公房比例相对低。
我国房地产行业并非完全开放,而且主要生产要素土地等被政府垄断,理应具有较高公房比例,但实际中,却比自由体的美国还低。难怪一石激起千层浪。
总而言之,如果保持目前体制不变,政府应当进一步提高公房比例,如果保持目前公房比例不变,政府则要进一步强化市场自由化程度。表面上虽是个比例问题,实质上却是体制问题。
近期相关文章:
《房企在香港与大陆两市互动分析》http://blog.sina.com.cn/u/4b9ac0ea01000bdu
《中央与地方博弈廉租房 》 http://blog.sina.com.cn/u/4b9ac0ea01000bb1
 
2、地价、房价为何持续飙升?
对待这一问题,官方与民间观点截然不同。官方版的主体是房价上升源于强劲经济,向荣局面。民间版是官商勾结,恶意抬价。反正公婆各有理,暂且不讨论。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解释,诸如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高度不自由,垄断制造暴力。按照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制度缺失,尤其是宪法权威。两者一结合,就是制度缺失,垄断盛行。垄断盛行后,反过来又破坏制度,制度破坏后,又强化垄断。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
突破口就在问题本身,一是放权让利,充分发挥市场效率,二是完善制度,降低成本,提高预期。但问题在于,并非一味的放权让利与遵循制度就可以解决物价等危机。但市场与政府的有效结合,至少可以更好缓解危机产生的社会矛盾,减少危机伤害。
近期相关文章:
《不可盲从“市场失灵、政府调控”言论》http://blog.sina.com.cn/u/4b9ac0ea01000bmg
《收入差距恶化恰似房价头上一把刀》http://blog.sina.com.cn/u/4b9ac0ea01000bm4
《房价的两个比喻和一个反思》http://blog.sina.com.cn/u/4b9ac0ea01000bgd
 
3、如何抑制地产泡沫?
由中国现状,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日本,97经济危机的东南亚,以及依旧深陷房价困惑的南韩等。其实第三个问题与第二个问题没有本质区别,无非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但第三个问题显然比第二个问题更严肃。
这问题不是专家所能彻底解决,以及我所能彻底说明的,关键还在于做好平时日常琐事,化解问题于微细间。要有责任、耐心与细心,也要有充分争论,说明问题的环境。
近期相关文章:
《避免小型开发商成为梁山好汉》http://blog.sina.com.cn/u/4b9ac0ea01000bll
《如何借鉴香港、美国地产模式》http://blog.sina.com.cn/u/4b9ac0ea01000bj0
《建立房地产证券交易所》http://blog.sina.com.cn/u/4b9ac0ea01000bh5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