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地产评论家 |
寻求合作伙伴共创《房地产评论家》杂志
(零碎感悟,望大家多提意见)
目前房地产媒体市场类似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很繁荣,也很惨淡。
杂志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在网络冲击下,其势头大不如前。并非衰退,恰是其自身结构重新调整之机遇。
寻求合作伙伴共创《房地产评论家》杂志。
问题一:谁投广告?
答:房地产企业。
问题二:凭什么?
答:帮助企业或项目树立业内口碑。
问题三:为什么?
答:一来,口碑在房地产销售中很重要,尤其是业内口碑;二来,评论很具杀 伤力,能确保杂志培养一批忠实客户群。
问题四:如何树立业内口碑?
答:免费赠阅,内容取胜。
问题五:如何体现内容杀伤力?
答:新锐中性风格。
问题六:针对那部分读者?
答:房地产领域喜欢夸夸其谈者。
问题七:发行量多少?
答:争取稳定在一两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忠实读者群。
问题八:刊期?
答:月刊
问题七:如何解决刊号?
答:申请刊号,有点痴人说梦,况且目前市场多数杂志并非真刊号,有些是从 书号摇身一变而来。
问题八:如何建立发行渠道?
答:收集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咨询、管理、销售等领域的资深人士的联系方 式,邮寄免费赠刊。
问题九:如何组建、管理团队?
答:市场招聘为主,广告、印刷业务外包,实行总编辑负责制。内容制作团队 结构为:总编辑一名、美编一名、记者五名、评论员两名、行政助理两名 (主要负责网络推广与投递)。
问题十:试运作多长?
答:一年。
问题十一:试运作期间投资多少?
答:一百万。
问题十二:试运作资金主要用于哪方面?
答:
表一:工资开支表(单位万)
开支项目
总编辑一名
评论员两名
美编一名
记者四名
助理两名
共计
表二:第一年项目开支(单位万)
工资
印刷
投递
办公室
设备
预备
共计
表三:前三年剔除广告回扣后的收支表(单位万)
开支
100
150
200
450
回报虽然无法比拟狂飙的股市,但是比拿银行利息强多了,当然风险也少不了。
学习《地产SHOW》、《楼市》等前辈的传播与营销之道。争取比前者有内涵,比后者省钱。紧紧寄托于房地产界的夸夸其谈者,牢固树立自身鲜明的品牌形象。
只是个轮廓,现在也没能力做,只望大家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