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武昌造币厂造的最后一枚“龙洋”--湖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1909年宣统元年,武昌造币厂

(2023-03-05 19:56:38)
标签:

货币

历史

收藏

分析

研究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清代武昌造币厂造的最后一枚“龙洋”--湖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清代武昌造币厂造的最后一枚“龙洋”--湖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1909年宣统元年,武昌造币厂


清代武昌造币厂造的最后一枚“龙洋”--湖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1909年宣统元年,武昌造币厂

1909年宣统元年,武昌造币厂铸“湖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和光绪壹元一样,只是变更了年号,其它未改变。这是武昌造币厂造的湖北省最后的一枚“龙洋”。目前通货市价4000左右,美品6000以上,从光绪到宣统年间,武昌造币厂大约铸造了2500万枚一元主币,存市量还是比较大的。宣统年间未正式发行辅币,只试铸了样币,下面就以笔者自藏的一枚“湖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为例,聊聊它在湖北省机制币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它给当地和周边地域带来的好处。

本文展示的这枚“湖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黄油彩包浆自然古朴,全身无伤无戳,保存样貌完好无缺,可谓是非常难得。钱币正面上方镌湖北省造四字,下方镌币值库平七钱二分,钱币珠圈内镌汉文和满文宣统元宝字样,左右各两朵瑰丽淡雅的梅花图案。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字体刻画工艺上都非常精湛。钱币背面中央是一条蟠龙图案,外圈为英文,左右各镌梅花纹饰。此蟠龙龙纹清晰,须发长飘,体态矫健,雕刻工艺鬼斧神匠,蟠龙犹如穿梭奔腾于云雾波涛之中,显得霸气十足。作为清朝乃至封建体制的最后一个王朝,该钱币的铸造全面继承了古钱币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优秀的中华古钱币文化艺    术雕筑起一座伟大的丰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武昌造币厂自光绪十五年(1889),张之洞奉命调往湖北,任湖广总督后,在湖北武昌筹建。光绪十九年(1893),湖广总督张之洞和湖北巡抚谭继洵,奏准,在武昌洗马池街原宝武局旧址西侧之守备署旧址处,建造湖北银元局,任候补道蔡锡勇为总办。大约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购置国外设备及安装调试,湖北银元局于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正式投产,开始铸造多种湖北银元:如大银元(重库平七钱二分)、两开(重三钱六分)、五开(重一钱四分四厘)、十开(重七分二厘)、二十开(重三分六厘)等五种规格。

湖北银元局,自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十九日奏准设立,几经合并、分拆、再合并,最终于宣统二年(1910)五月合并成为武昌造币分厂。此后,到辛亥革命及以后的民国时期,虽经多次隶属关系的变换,武昌造币厂的名称,除有时称分厂之外,其余时间没有大的变化。短短十数年中,该厂铸行了四大系列银币:11894年(光绪二十年)造出五种大小龙图银币,背“本省”光绪元宝银元; 2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造出五种光緖元宝;3 1904年(光绪三十年)试铸两种纪重一两银币;41909年(宣统元年),武昌造币厂铸“湖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湖北银元局所造银元,因含银量高,制作精良,广受欢迎而行销全国。对当时的经济繁荣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银圆是中国近代机制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近年来珍稀老银币持续走俏各地拍卖场外,在互联网上珍稀银币的成交业绩也可圈可点。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其独特的代表符号,我国清朝宣统时期的政治以及经济的沧桑变化都体现在一枚小小的宣统元宝银圆上,使它成为了一种收藏鉴赏价值与使用价值并存的高级收藏品,在收藏界中越来越受藏友的喜爱。

 

泉痴山人裴元博202335日于京东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