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契丹文“禁行淫,非后撤,阻逢敌”天禄钮巨型金印考释图说

标签:
契丹历史文化文字收藏 |
分类: 辽代传世金印考释图说 |
辽契'丹文“禁行淫,非后撤,阻逢敌”







这是一方重达12000克(24市斤)超重型辽代契丹文金印。该印上趴着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神兽“天禄”作钮。印通高14﹒4厘米、宽17﹒4厘米、长17﹒3厘米、座高4﹒1厘米。印面近似方形,0﹒5厘米宽的边栏内阳镌丸个可顺读译为汉文的契丹文印文。〔见图1-8〕:
“禁
白话文意思为:“禁止奸淫;(禁止)无命令后撤;(禁止)阻碍和敌人相逢作战。”
“天禄”神兽是辽朝天子皇帝耶律德光金印的专用印钮。据此,可知此印应是辽朝第二代“嗣圣皇帝”耶律德光所制“伐晋軍令”金印。铸制时间,当在辽会同六年(943年)辽决定伐晋前夕。此印是见证《五代史》上著名的“辽灭晋”史实的宝贵见证物。其文物、历史价值无与伦比。
辽,晋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父子之国”。后唐清泰三年、辽天显十一年(公元936年)夏,后唐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辽契丹国,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要求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不久晋军攻入洛阳,灭后唐,石敬瑭割地称儿的做法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他自己过去的亲信。这也为后来后晋的灭亡埋下了隐患。天福七年、辽会同五年〔942年〕,石敬瑭死时,立侄石重贵为继承人。登基后,石重贵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
晋天福九年、辽契丹会同七年(944年),辽契丹伐晋,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南)交战,互有胜负。开运二年(945年,契丹会同八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贵亲征,再次打败契丹。开运四年(947年,契丹会同十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丧失。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覆灭。后晋亡后,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
这枚金印即是“辽灭晋”〔944-947年〕这段史实的见证。“文物会说话“确实不假。可惜的是耶律德光的部下并没有完全按印文的要求去做,结果丧失了“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遗恨千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