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辽代锤锻手雕金钱哀鸣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穿上“庆”右侧字,有衙署,行在,行帐等义,笔者选用了最能代表天祚帝游猎时状况的“行帐”作为译文,应是恰当的;穿右穿孔右侧字汉译有,拜,任,成为等义,笔者选口语化的“成力”作为译文,亦是准确的;穿孔右下角指向字,和穿下字,循序理应组合成一个双音节名词。穿孔右下角指向字,有丽,林,兰,乱,滥等义。穿下字,有迁,窜,易等义,笔者从穿孔右下角指向字中挑选了“滥”字,与穿下字,“迁”组成了“滥迁”这一双音节名词:穿孔左下角指向字与穿左字,依理也是一双音节名词。穿孔左下角指向字有漆,齐,西,喜等义。穿左字有叛,潘,攀等义。笔者依史挑选了“齐”,“叛”两字,组成一个双音节名词“齐叛”,较准确地反映了史实原貌。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详地讲述译文同音同义汉字的挑选过程,因力这一过程正是契丹文翻译的基本功:根据历史和语言环境,选择最准确汉字充当译文。这一基本功是要熟悉并掌握辽代历史和契丹及汉语言特点、语法、语义、格式的。否则,就谈不上翻译契丹文。一些号称契丹文学者的人,其翻译的契丹文文物汉译文字,聱牙诘曲,词不逮理,自己都不知文字在说什么。这样的契丹文翻译,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折磨
与钱文面对应钱背的图案为“一只一条腿老凤昂首前行。”钱文的白活文意思为:“天庆(皇帝的)行帐(已经)成为‘滥迁(乱跑,到处逃跑的事实)’,(引起天下)齐叛。”钱背的“单腿老凤图”则进一步诠释了“皇帝滥迁”,“天下齐叛”的原因:1、大臣老迈昏庸:2、后族专权欺天;3、皇帝无能尽失民心;4、军队一触即溃,未触自乱。
这枚锤锻手雕金钱真实地反映天庆十年间“皇帝滥迁”,“天下齐叛”大辽迅速灭亡的历史,回响着辽朝末世的哀鸣,哭诉着大辽王朝灭亡的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痛彻心肺,恨意绵绵。”充分显示了辽代文人志士在祖国危难之际爱国的吼声及奋起复国的坚强意志。
经检索,可以确定这枚辽代契丹文锤锻手雕金钱,是辽代最后一枚官铸契丹文锤锻手雕金钱。铸制时间大约在保大初年。应由辽官钱局官员与工匠自行铸制。该钱铸行不久,辽朝即被女真灭国。可以说该钱是大辽国灭亡的见证人和吹哨人,其珍贵之处亦由此而生。此钱逝后,中华再无锤锻钱,抚摩珍藏,常使泉痴泪满襟;千年遗宝,独门绝技震神州,天族契丹,空前绝后耀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