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eiyuanbo448
peiyuanbo44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457
  • 关注人气:1,3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再议契丹文

(2019-10-25 09:20:46)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再议契丹文作者:天南地北之子

    上篇博文发出后hugjill先生发表了许多有益的意见,我非常感谢他。很显然这位先生对辽代契丹文也在做研究。不过hugjill先生有一点说法似不甚全面,他说:“当然,您也许会说,您是通过分析文献中记载的诗词总结出来的,但是您要知道,那是诗词啊,不是散文或其他的什么类型的文章。就诗词而言,您要知道契丹文同蒙古文一样有别于其他题材的文章,有其独特性(这里不是在指结构和韵律,而只是单指语法方面);而汉语诗词在独特性而言,可能与其他题材的文章区别不大。所以,要通过诗词究其语言需要慎重。不能以偏盖全,一概而论。”

    我的异议在于就现在发现的一些汉文和契丹文双语刻成的墓志铭中,汉语部分大量存在诗句和骈体词句,这一部分肯定是解译契丹文的难题,所以我举的《夷坚丙志》中的例子可能对解译这部分语句有用。比如1975年冬发现、现存于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的北大王墓志(重熙十年[1041]),该墓志铭的志盖背面刻有汉字21行,志石的上刻有契丹大字27行。如果这些汉字和契丹文是双语同义,那么从字数的多少已经可以看出我上一篇博文中提出的至有一字用二三字者”,显然是有道理的。

    其次在这篇墓志铭中的汉语部分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铭文:

铭曰:
应运生兮符五百,佐两朝兮昭盛德。养尽孝兮侍竭忠,封为王兮郡有北。
天罔忱兮氛色凌,命不与兮落将星。愁云布兮徒黯黯,苦雾飞兮自冥冥。
朔气移兮成荒上,白日西兮嗟岁苦。惟专次第纪功名,志向贞珉光万古。

    这段铭文是很典型的以诗句形式作成的,按佩文诗韵第一段押入声职韵 e,第二段押下平声青韵 ing,第三段押上声麌韵 u。(附注:请大家注意佩文诗韵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而辽代要早许多,所以韵脚可能有变化。其次就按清代声韵,大家可以注意到第一段最后一句的“北”字读法和现代拼音也不一样了。现代拼音中“北”字读音是bei,清代音韵则是be,为仄声字。)

    铭文的意思很明确是赞颂这位北大王“应运而生,曾被封为郡王,可惜命不长,将星早早陨落,现在在这里记录他的功绩。”

    既然汉语铭文中是这个意思,想必契丹文铭中也应该有类似的内容,但它的格式、用词、句式、语序会和汉文一样吗?我想很有可能会依照契丹文的规律来组成
,用词繁复些,句序和语序也完全有可能按契丹文规律倒装等等。所以我觉得我前一篇博文所指出的可能不太全面,但可能是有意义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