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2018-12-12 15:48:46)
标签:

补史

纠史

历史

收藏

证史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祭祀亡灵时糊弄鬼的钱牌

辽代契丹人在亲人亡故、送殡、安葬、祭祀时,都会陪葬或瘗埋一些钱币或钱币代替物。除金、银、铜、铁、玉、石、瓷、土特制冥钱外,瘗埋大都是死者生前用过的真钱或生前、死后获得的赏赐钱币。这种赏赐钱币中有一种有趣的,辽契丹人特有的,大额虚值货币—钱牌。被当时人们戏称“糊弄鬼的钱币”。

契丹人敬日畏鬼,在北方民族中是出了名的。“侍死如生”是契丹贵族的葬俗。为了使死去的亲人在阴间继续有钱,他们一般会全力给逝者陪葬大批财宝。但右时他们陪葬或瘗埋钱币的行为,因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限制,无大量金属铸钱供其使用时,也往往会特制或仿制一些辽契丹人特有的,大额虚值货币—钱牌作为替代品陪葬或瘗埋。这种“糊弄鬼的钱币”最大特奌是:

1、面额巨大。以铜钱计,动辄千文、万文,甚至出现过十万万万(文)的钱币。在斗粟6文的辽代,这些钱币面额无疑都是天文数字,非人间币值。以金银称量货币计,动辄百两千两,好象契丹真生长在金银矿中。

2、都是以故去的圣明英武皇帝赏赐的钱币名义出现。故存世仅见辽太祖耶律阿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圣宗耶律隆绪三帝。大概以这几位契丹人心中的英雄皇帝赏赐钱出现更能增加钱币的公信力,使亡灵使用起来更放心。

3、皇帝都以死后上谥的“庙号”出现,借以表示该钱牌是在冥界的皇帝赏赐,用于阴间流通使用。

4、往往刻些阴刻契丹文注明祖被赏赐人(被祭祀亡灵)的姓名、籍贯、族属、赏赐品种、数量。以备被祭祀亡灵辨认接收,防止不相干鬼魂盗抢。

钱牌是契丹人根据民族逐水草迁徙,集团式生活贸易为主特点,而发明的一种具有军用性质的信用流通货币。从最早的“嘎啦哈贴字三钱、奔马钱”到“遥撵汉国值当三钱”,到大迭烈府造“巡贴八等套钱”,再到辽契丹国各种长方形、鱼符形钱牌,逐渐形成了北方游猎民族特有的军事信用货币—钱牌。历辽、金、元、清四代而不坠。最终孕育出现代货币中的军用货币家族。在中国及世界货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一页。

“糊弄鬼的钱牌”仅是仿军用钱牌的一种丧葬祭祀用品,算不上严格意义的钱牌,更算不上钱币。将它们归入“民俗钱(压胜钱)”才应是名至实归。今有川长明先生提供的两面“糊弄鬼的钱牌”,让我们“奇牌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一牌(见图1-6、)为“面天神头、阳镌楷隶体汉文‘契丹辽太祖’五字,两侧边栏上各阴刻四个变形的契丹小字”,“背宽缘内阳镌楷隶体汉文‘巡赐银百两’五字,左侧缘上阴刻五个与汉文大体对译的变形的契丹小字‘获赐银百两’”。牌通高160毫米,最宽46毫米,厚6.8毫米,重430.5克。面背阴刻契丹小字经汉译大体为:“契丹今孟父房(左侧)达德太尉(右侧)获赐银百两(背左侧)”。示意图例如下:

契丹                     

                       

                       

父房                     

                          (面左侧)  (面右侧)    

                             (背左侧)

从面背文内容,可以看到其完全符合“糊弄鬼的钱牌”四个特点。牌上“天神头”常见于契丹器皿之上。“巡赐”,即“巡狩捺钵”。它的出现证明笔者前些时候释考的,述律后铸制的“辽《契丹嵌“天赞通宝”钱,双龙纹,“太祖赐五千文”四季捺钵钱牌》”应也是“糊弄鬼的钱牌”性质。此牌阴刻文显示的确是获赐人(被祭祀人)的族属、官职、获赐品种和数量。“孟父房”、“太尉”,表明获赐人是皇族高官。“银百两”相等于铜钱十万文,在斗粟(约6.5公斤)6文的辽代,这笔钱可购小米108000公斤(108吨),不能不说是巨款。

第二块钱牌(见图7-11、)为束腰梯形方牌,牌面,顶出郭为扁方形穿。牌顶饰左右祥云中托长方形龙图框;牌中阳镌两个遒劲隶书大字“圣宗”;牌下阳镌一方汉字阳文正书隶体“太契丹国”四字印。牌背宽缘边栏内T形排列六个隶书汉字,上横列“御赐”二字,下竖排“臣金百两”四字。牌顶宽缘上阴刻横列契丹小字,汉译“御赐”二字,缘边栏左侧阴刻竖排契丹小字,汉译“臣金百两”四字。牌文阳阴镌契汉文对译较少见。牌通高167毫米,上宽45毫米,中宽40毫米,下宽50毫米,厚6毫米,重381克。契丹文汉译示意图如下:

赐御

牌文内容显示,这也是块货真价实的“钱牌”。尽管它装饰了云龙图,标写了“御赐”二字,但“圣宗”庙号,阳文正体国号印文,背缘上阴刻文,金百两等细节特点,都勿庸置疑地表明,此钱牌确是死去皇帝赏赐死去臣子的,万臣可用的“糊弄鬼的钱牌”。试想,百两黄金在辽代是何等巨大的一笔财富?百两黄金在辽代约等于1500-2000两白银、1500-2000贯铜钱、1500000-2000000文铜钱。铜钱十万文,可买小米108吨。150-200万文钱能买多少小米?您算算,结果肯定吓您一个筋斗。这么巨额的币值不是在糊弄鬼才怪你。

两块“糊弄鬼的钱牌”,展示了契丹人的宗教狂热和朴素风趣的孝悌观。作为一种反映千年前古老民族丧葬文化的艺术品,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还是不容小觑的。因为使用范围仅为达官显宦,在当时就铸量稀少。如今更为珍稀,收藏价值必日益高昂。望收藏者好自珍惜。最后,再次感谢川长明先生的大力支持。

泉痴山人裴元博2018.12.12日于京东沉疴康复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