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艺术货币》登记目录表114

标签:
裴氏艺术货币登记目录表金银器编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总编号 |
第 |
品类号 |
金银器第 |
|||||||||||
品 |
辽契丹小字辽道宗哀册铭银函 |
|||||||||||||
规 (毫米) |
通高347毫米,盖高70毫米,底座高40毫米,器身高237毫米;盖顶长径180毫米,短径133毫米,长边长108毫米,短边长73毫米,角边长52毫米;正面宽130毫米,角面宽74毫米,侧面宽105毫米;盖锁鼻长69毫米,鼻上云头宽40毫米,鼻根宽20毫米,鼻头穿宽8毫米;梅花锁穿坐长径30毫米,短径25毫米,穿高8毫米,穿径6毫米,穿间距65毫米;侧面铺首径22毫米,厚8毫米,两穿孔间距62毫米,提环高60毫米;折页高45毫米,宽40毫米,两折页间距25毫米;底座长径280毫米,短径236毫米,底长面长140毫米,短面长130毫米,角面长90毫米;底座台长径260毫米,短径212毫米,台宽7毫米,台长面长130毫米,短面长115毫米,角面长80毫米;盖梯形坡高45毫米,底座梯形坡高37毫米。 |
重量(克) |
2250克 |
|||||||||||
材 |
银 黄金 |
器 |
宝函 |
|||||||||||
工 |
锤鍱铆焊 雕錾阴刻 |
年 |
辽天祚帝乾统 元年(1101年) |
等 |
一 |
|||||||||
鉴定人 |
裴元博 |
经手人 |
裴煜 |
登记日期 |
2018年5 月18 |
|||||||||
估 |
帝王用具 价值难估 |
转让价 |
无定价 |
转让日期 |
年 月 日 |
|||||||||
简
整器是上部用二十五块银板折叠成型后,分别叠压在一起成器型,然后从上至下用铆钉铆接在一起,与皮具的铆接极其相似。铆好的整器再焊接到事先冲压好的底上,全器成型才算完成。然后由工匠手工錾刻纹饰和文字。
盖顶八角形有环缘的蔓草纹边饰,环饰内从右至左纵写15行140个契丹小字,字体行楷,大小错落,疏密相间,刚劲有力。文字内容为辽道宗契丹小字哀册内容,书者以刀为笔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应是辽代书法一幅气势磅礴的作品。
顶与盖之间的梯形台上,边框内均精绘大朵缠枝牡丹,侧面角面绘四朵,正背面绘六朵,花为盛开牡丹,生机勃勃喜气盎然,。盖立面边框内亦绘缠枝宝相花,正背面绘六枝,侧面角面绘四枝。函体上段亦是绘的与盖立面对称的缠枝宝相花,也是正背面绘六枝,侧面绘四枝角面绘三枝。函中间饰以大面积契丹文书法。正背面书13行,每行20字,约260字;侧面书10行,每行20字,约200字;角面书6行,每行20字,约120字。银函体八面加盖顶一面,共镌刻契丹小字约1540字,应为目前已知在世中国古代银器中錾刻文字最多银制器皿。
函体底部边框内亦饰以缠枝宝相花,正背面饰六枝,侧面饰四枝,角面饰三枝。底座大出函体周径近八毫米,底座为梯形,座底径比座顶径约大20毫米。这样银函就安稳如山,无有倾到之虞了。梯形底座八面,每面中部都有一镂空云头,云头中间焊接一金质巨浪纹,巨浪左右两侧各从浪花中蹦跃出一大头张口的摩羯鱼,正好咬住云头中间部位,使巨浪纹牢固地固定在底座上。缕空两侧各镌一大枝曲卷灵芝纹,座的八面均镂刻如斯,只不过镂空处巨浪纹及两侧曲卷灵芝纹,大小有别而已。整器凡有纹饰处均饰珍珠地(亦称鱼子地)。八面底座,八个金光闪耀的巨浪中,欢蹦跳跃而出十六条金色的摩羯鱼,映衬着蓝色幽静的匣体,动静呼应,对称均衡,节奏有致,和谐明快,内容形式都达到了美伦美奂的境地,使人赏心悦目,欣慰奋发。
此函挂锁锁鼻,锁座,两侧提环的铺首,两个折页,都是用黄金精心设计打造的艺术品,无论造型、纹饰,材质都是那么雍容华贵,庄重高雅。浓郁的生活气息,优美的装饰趣味,都使附件和谐地溶入了纹饰的整体美,闪耀出清新的异彩。
此种以文字做为器物装饰主体的装饰艺术手法,在此银函制作之前的中国艺术史上尚未见到有所记载,此银函应是我国以文字做为器物装饰主体的装饰艺术手法开山之作。此种以文字做为装饰主体的手法,是介于吉祥纹与吉语纹图饰之间的、以字字异形、有利街展现契丹文字叠拼竖写、大小殊异、错落有致的文字图案。它字形结构严谨,笔画整齐,字形优美,变化灵活,古朴大方,装饰性强,意象生动,妙趣横生,寓书画于一体,寓巧于拙,藏神于形,表现了独特的意境和情趣,使装饰文字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升华至美的展现。
此银函的发现充分显示了契丹文明的先进性、艺术性,为重新认识契丹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相信每一个不存在民族偏见的人们,都会被银函的艺术美所折服,从心底发出对契丹文明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