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艺术货币》登记目录表66
标签:
裴氏艺术货币瓷器编总66瓷66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
总编号 |
第 |
品类号 |
瓷器第 |
|||||||||||
|
品 |
辽代官窑契汉双文款“大辽官窑”小盘口短颈平肩黑色半垂泪釉瓷类梅瓶一个 |
|||||||||||||
|
规 (厘米) |
高25厘米,腹径14.5厘米。 |
重量(克) |
630克 |
|||||||||||
|
材 |
黑色半垂泪釉瓷 |
器 |
小盘口短颈平肩类梅瓶 |
|||||||||||
|
工 |
匣钵垫烧 拉坯修足 |
年 |
辽太祖时期 (907-926年) |
等 |
特 |
|||||||||
|
鉴定人 |
裴元博 |
经手人 |
裴煜 |
登记日期 |
2018年4 月 24 日 |
|||||||||
|
估 |
1-2亿元人民币 |
转让价 |
80万元人民币 |
转让日期 |
年 月 日 |
|||||||||
备注:
简要考释:该瓶是目前所见辽代瓷器中唯一镌刻契汉双文款“大辽官窑”的瓷器。该瓶属于民族瓷的范畴,工艺呈辽早期工艺特征,垂釉釉不达底状态,说明此时辽瓷尚处于萌发期,时间大约在907年至神册元年(916年)之前。此发现具有诸多历史意义,首先它证明辽建国即设立了自己的国家级制瓷业“官窑”;其次它证明辽建国即使用了“大辽”国号;其三它证明早在神册五年(921年)契丹大字颁行,迭剌制契丹小字(天赞四年925年?)之前,辽契丹境内已广泛使用未经整理的契丹文(胡书)。它应是目前见到的有时间根据的最早的辽代自制民族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