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移”第三周 凶险仍未走 —兼上传《辽官窑瓷与唐宋瓷的分野》及拟转让百件珍

标签:
为救爱妻战胜白血病低价转让所有藏品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微移”第三周
—兼上传《辽官窑瓷与唐宋瓷的分野》及拟转让百件珍瓷第四部分:辽境发现唐宋金元各名窑瓷器17件
自本月10日起,老伴的“微植”进入第三周。没想到开局不利,凶险仍然依旧。10日当天,刚通知家属已基本治愈的肺炎,突然回返,给老伴来了一个下马威。十时许,老伴体温突然升高至38度以上,伴随剧烈咳嗽,突然大口喀血。大夫立即采取紧措施,把呼吸机、监视器全部搬回,中断的进口消炎药又重新注入老伴血管。连续三天的抢救,风险再度被遏制。
11日,体温恢复正常;12日,喀血停止;13日开始进全食。14日一白天,老伴有说有笑,精神蛮好。然而,到了午夜11点多,老伴忽然胃痛抽搐,呕吐不止,直到胃里苦水吐净,仍干哟难停。老伴头上冷汗如珠,鼻涕眼泪一塌胡涂,只能大口捯气。夜班大夫护士忙乎了两个多小时,初步诊断,怀疑是病人血中缺钾。经过服用强力止吐剂镇静药。将近天明,老伴母子俩才得以入睡。15日,白天大夫查了一天胃内翻闹和缺钾的关系,终无结果。
15日夜和14日同一时间,老伴胃痛,抽搐,呕吐再次发作,而且症状更加严重。夜班大夫和护士又忙乎了两个多小时,才把病情止住。天亮老伴才昏昏入睡。一觉睡到中午,早饭都没睡来吃。16日经化验,缺钾病因被排除。又怀疑是药物副作用。可到底是哪种药的副作用?排查一整天也没见最终结果。晚间睡前打了一针镇吐剂,并服用了保胃肝肾的药物。结果一宿平静,一周来总算睡了个整宿觉。
17日晨,测了血象,十一时,结果传来很不理想:血小板6;白细胞1.;血压100-60。仍处危险状态,必须卧床,不得行动。一周中,老伴静脉动脉被抽血30余次,平均每天近5次。两支胳膊几乎成了紫黑色,全是淤血。下肢,脚背也成为抽血扎针的常用之地。每天扎针就象上刑,老伴疼得每次都像洗澡一样,汗水湿透衣服,但她都咬牙坚持过来了。老伴的忍耐力和坚韧的意志令我钦佩万分。望着消瘦的仅有40公斤的老伴,我心突然诵起一股信心,在这么坚强的老伴,孝顺的儿女面前,病魔算什么?我们全家在亲朋的支援下,一定能战胜它,肯定能战胜它!
本周送爱心送温暖的朋友仍络绎不绝,捐款数已破五万大关。本周捐款朋友为:王树人500元;社员老张200元;大枝也100元;晨光100元。裴元博率全家再次叩谢爱心朋友。
附:《辽官窑瓷与唐宋瓷的分野》
辽代官窑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道绮丽烂漫的风景线,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奇就奇在它的制瓷源头虽来自汉地的唐五代乃至北宋各窑系,可经过在辽契丹境内一段时间后,必然幻化成一种从骨子里到外表都喷溢着浓浓契丹民族气韵的新瓷种。反过来反哺给契丹瓷带来生命的母源唐五代瓷和宋瓷。
比如白瓷,本源于唐代邢窑和五代定窑,可这两窑的工匠到契丹境内后,竟创制出“官”、“新官”、“盈”、“尚食局”、“尚药局”等一大批精致白瓷,反引得宋地窑场竞相仿造辽地白瓷,以到弄得辽宋白瓷区别不再,真假颠倒,现代拍卖会上都把辽贡白瓷当成宋定窑瓷拍卖,造成中国陶瓷史上一大误区。
再比如青瓷三系(越窑系,柴窑系,耀州窑系)本是唐五代南方,中原,北方三地代表性瓷种。自辽初传入辽地后,经数十载消化吸收,融汇贯通,竟幻化出一种似越像柴胜耀的,具有契丹自己独特风彩和韵味的辽秘色釉青瓷。现代瓷家因不了解契丹的手工业发达情况,面对旷世未见过的似越像柴胜耀的辽秘色釉青瓷,往往都是手足无措,信口开河。如把它们归为耀州瓷的五十年代故宫专家陈万里先生和把它们归为越窑瓷的当代故宫专家,乃至法国吉美博物馆的洋专家把辽瓷壶当耀州瓷,无不是糊涂僧乱判葫芦案,谬之千里。
辽在当时中国乃至亚州都是最强盛的国家,不仅军事强,经济也超越周边各国。手工业更是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论钱币,牌符,印章,缂丝,马具,絫丝,印刷术,金银器,瓷器制造,辽国都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弄潮儿。所谓北宋的几大官窑,辽的瓷窑都能烧造,有些质量甚至超越宋境瓷窑。这几年北方大地绝大部分新友现的被冠以“宋进贡或被辽金掳劫到辽金的”所谓“唐宋珍瓷”。其实,大部分是辽代官窑烧造。因为“宋进贡或被辽金掳劫到辽金的”臆说查无实据。无论公私史载,都无丝毫“唐宋珍瓷”是“宋进贡或被辽金掳劫到辽金的”记录。说贸易而来虽靠点谱,但与“唐宋珍瓷”的关系,实在微乎其微。辽没劫掠过北宋都城和“柴、汝、官、哥、钧”名窑产地,可类似这几大官窑的珍瓷却在辽窖藏和辽墓中大量出现。它只能说明它们是辽地烧造,而不会是从敌国赵宋跨地千里飞来。
大量辽境出土和传世类“唐宋珍瓷”说明辽和中原王朝很长一段时间,在制瓷业方面是并驾齐驱的,技术质量不分伯仲,除了民族差异外,瓷本身的胎、釉、造型、工艺,基本都一样。乃至产成品当时和后代专家都难辨雌雄。为了避免辽契丹珍瓷中顶级的名品贡瓷(御用瓷)制作名义,被当时宋人南人剽窃,据为己有;后代辽宋瓷分不清。自辽太祖起就在一部分御用瓷上用剔刻契丹文字作为主要装饰手法,先白瓷(辽太祖)、后越窑系瓷、柴窑系瓷(太宗、世宗、穆宗),再秘色釉青瓷、耀州系青瓷、最后汝窑系青瓷(景宗、圣宗、兴宗、道宗),最终形成了一种与历朝中原官窑瓷绝然不同的、以剔刻契丹大小字为主体装饰的秘色釉青瓷,作为辽契丹至高无上的宫廷御用瓷品,彻疷与唐宋瓷分道扬镖了。由于辽朝严禁契丹文字流入境外,故汉地人士基本无人知晓辽契丹这种至高无上的宫廷御用瓷品,剔刻契丹大小字秘色釉青瓷的存在,以至湮没千年。如今老天将这种青瓷绝品奉献于世,不能不说是当代人的一种福份,相信这种集历代青瓷精华于一体的辽秘色釉青瓷,必将光耀千古,为中国陶瓷史写下最华美的一章。
附:拟转让百件珍瓷第四部分:辽境发现唐宋金元明清各种瓷器17件名细:
[图前赘语]在我的瓷器藏品中,除了辽瓷外,尚有数十件在原辽境内发现的唐宋金元明清各朝代瓷器。因这些瓷器多为转让人,在转让其它主让藏品时捎带转让,有半送半让回报性质,故都价格低廉。当然里面也有名窑佳品,为与辽瓷对比,笔者从中挑了几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供受让者参考和朋友们鉴赏。因笔者对辽瓷以外瓷种涉猎不多,故对选出的这17件瓷器,真假珍稀拿捏的不一定准确。敬请各位朋友不吝赐教。
1、晋青瓷谷仓罐1件;
2、唐五代越窑25厘米莲花体中心龙纹钵1件;
3、唐五代越窑帶盖四弦刻花执壶;
4、宋耀州窑牡丹花卉纹径26厘米大碗1件;
5、宋耀州窑鱼戏波涛斗笠盏;
6、宋耀州窑鸳鸯戏水斗笠盏;
7、宋代官窑碟子;
8、宋影青瓷观音像;
9-10-11-12、宋影青瓷花口盏及盏托一对2套;
13、金代磁州窑莲叶女婴戏蝶图红绿彩大盆;
14、明代大明宣德年葉氏制款(应清末民国初仿造)澄泥八仙人物蟋蟀罐;
15、明代民窑万历五彩凤凰牡丹纹盘;
16、清代楷书雍正年製款四君子玉壶春青花瓶;
17、清代楷书乾隆年製款折枝过墙花鸟牡丹诗文粉彩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