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玄武钮契丹文“横读” “再崇文,国另御,行后运”金印译释图说

标签:
辽代契丹文金印玄武钮译释 |
分类: 辽代传世金印考释图说 |
辽玄武钮契丹文“横读”







辽契丹文九字方印有四种识读方法,即“顺读(先右从上至下,次中从上至下,再左从上至下)”与“横读(先右一中一左一,次右二中二左二,再右三中三左三)”,“反读(先左从上至下,次中从上至下,再右从上至下)”与“倒读(先左一中一右一,次左二中二右二,再左三中三右三)”。而今天本文译释的玄武钮契丹文九字金印印文就属“横读(先右一中一左一,次右二中二左二,再右三中三左三)”。
确定印文的正确读序很简单,在检索到每个印文汉译字音字义后,按先“顺读”,次“横读”,再“反读”,再次“倒读”。每三字一句,严格排比选字,用汉语文言检验所组句子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乎古汉语语法规则,并把全印三句译文总体审核,看印文包含的信息是否符合历史当时的情势和时代特征。
记住,一定要严格按照历代语言学家确定的,每个契丹字的字音(中古北地汉语音韵)去选汉字,千万不要自作聪明,随意地改变契丹语专家集体确定的契丹字的字音(现代某些所谓契丹文专家常这样做,胡弄不懂契丹文的大众)。如果一种读序译不通,就换一种读序再译,直到译文“信达雅”为止。假如汉译印文在所有读序中都无法译出“信达雅”的译文,那只有两种可能,即:1、你的学识还沒达到可以翻译这种契丹文印的水平。2、这方契丹文印可能是个赝品。
今天本文译释的这方玄武钮契丹文九字金印,通高67毫米,印台高25毫米,印台长68毫米,印台宽6毫米;印钮高42毫米,印钮长47毫米,印钮宽42毫米;总重1322克。印钮为手工雕刻之契丹皇家印章专用之“玄武钮”。
“玄武钮”怎么成了契丹皇族专用印钮之一?这要从契丹民族的原始崇拜说起。契丹自称“天族”,认为自己民族是天帝太阳神(黄帝)的苗裔,而“玄武”是太阳神的“侍卫”之一。故“玄武”亦是太阳神嫡系子孙的“侍卫”。《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呼太阳神使承卫也。”洪兴祖补注:“说者曰:玄武为龟蛇,位在北方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文选》注:龟与蛇交,曰玄武。”“《后汉书。王梁传》:玄武,北方之神。”
还有一说,“玄武”是黄帝孙子颛顼族的族徽。黄帝天鼋氏,以龟为族徽。北狄黄帝之地本是天鼋氏大本营,南下征服蚩尤后接受蚩尤的蛇图腾,画蚩尤像威行天下,于是使蚩尤余部归降,进而融合,遂有黄帝族内的蛇族,并使其师卫于轩辕丘帝都四野。黄帝蚩尤族合族徽即是玄武,所以黄帝裔,继承黄帝王族族徽玄武,为帝位象征,便是“北宫玄武”。基于以上两个传说,契丹族把“玄武”视作族亲“家神”,又因和“北宫玄武”同居北方,亲上加亲。所以无论生死,契丹人都喜好把“家神”,“北宫玄武”拉未护佑自己以求长寿久安。权力象征印章以“玄武”自然更顺理成章了。
印台四周印裙仍阳刻寓意深遂的合欢花。似乎在喻示此印的主题是祈求上天让契丹族壬生不息永远繁衍下去。印面的九字楷书契丹小字印文,恰恰回应了这个疑问。九个刚劲秀美的契丹小字,都是笔者译释其它印文见识过音义的字。可是按用过的音义字译释此印却碰了钉子,根本无法组成通顺且合乎逻辑的句子。没办法,笔者只好在不改变原字音的基础上罗列其中古同音同声韵字,反复排比组词,并从“顺读”开始,再“横读”不断释读,终于确定了汉译译文为“横读”:“1、‘再’右一2、‘崇’中一3、‘文’左一4、‘国’右二5、‘另’中二6、‘御’左二7、‘行’右三8、‘后’中三9、‘运’。”白活文的意思是:“再次尊崇文礼,国策另行制定,实施后备运作”。
据分析,这方玄武钮契丹文九字金印,极有可能是耶律延禧在保大元年,最。后一次祭天仪式上的供养印。从中是不是尚可以听到战马的嘶鸣,天祚帝无奈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