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契丹锤锻手雕面驼鸟飞奔图背契丹文“喜隐叛天兴署沈州”金钱考释图说

标签:
锤锻手雕契丹文金银钱喜隐 |
辽契丹锤锻手雕面驼鸟飞奔图背契丹文“喜隐叛天兴署沈州”金钱考释图说

最近一位网名“此时此刻”的泉友,发了一枚奇异的锤锻手雕面“驼鸟?”飞奔图背契丹文金钱给我,让我确定真假,如是真品请予以考释。看到此钱图,它奇异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这是一只我从来没想到会能出现在辽契丹的大鸟,倒底是什么神兽,直到落笔撰写此文前也没确定。原以为这只大鸟是一具奔走的老凤,可仔细看过才发现它与凤无半点关系。它的头颈身躯象骆驼,长了一双巨大的翅膀和凤凰一样的尾羽,粗壮的腿下长的爪子无指甲倒象一只兽蹄。
说它是驼乌,可驼鸟未见有这么粗脖子的。再有有关辽契丹的史料与出土文物都未见辽契丹国有驼鸟的蛛丝马迹。驼鸟原产非洲,其它各洲均不见出产。两汉时期,中国人称“鸵鸟”为“大鸟”、“大爵”、“大雀”、“大马雀”“安息雀”。东汉和帝时期(公元88-105年)《后汉书》虽记有永元二年(公元90年)、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安息国两次贡狮子和条枝大爵(驼鸟)的记载,但以后各朝正史,再也不见驼鸟来华。
辽契丹虽不见驼鸟踪迹,但出土文物和建筑上,非洲狮子形象却不鲜见。同产非洲的鸵鸟在波斯贡狮子时肯定亦应贡过,今天这枚面驼鸟飞奔图锤锻手雕金钱的面世就是明证。它说明史书无载,并不等于一些事件没发生过;专家和大多数人没见过没听说过的事物,并不等于这个事物不存在。所以,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与否,都不是一些书、一些人所能决定的。让时间说话,让历史说话,让事物自己说话,才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观。
驼鸟在辽契丹时叫什么名字?笔者推测它似乎已改叫“驼鸟”,出产地可能已改称“波斯”。唐李贤《后汉书注》引晋郭义恭 《广志》曰:“大爵,颈及身膺蹄都似橐驼,举头高八九尺,张翅丈馀,食大麦,其卵如瓮,即今之驼鸟也。”说明唐代“条枝大爵”已改称“驼鸟”,契丹大贺氏遥辇氏伴唐始终,“驼鸟”名称亦应袭唐。《广志》所描绘驼鸟形象:“颈及身膺蹄都似橐驼,举头高八九尺,张翅丈馀,”与本文锤锻手雕金钱驼鸟飞奔图极其神似,而与当代驼鸟相去甚远。足证此钱驼鸟确系千年前驼鸟,是当代人做梦也臆想不出的辽契丹时古驼鸟。从而证明了此钱的真实可靠。
此钱径44毫米,厚2.8毫米,重46.3克,锤锻痕迹明显,密度比重符合要求。面镌刻驼鸟飞奔图。驼鸟昂首挺胸,双翅平展,尾羽高耸,直视前方,快步疾奔,一往无前。身旁几朶飘动的祥云,把疾奔驼鸟的动态刻绘的栩栩如生。钱背环钱缘内栏线均匀阴刻八个契丹小字,经汉译为“喜隐叛天兴署沈州”。文中“喜隐”、“天兴”应为人名,“沈州”应为地名。这应是一枚辽契丹时期纪念平定“喜隐叛乱”,与“‘天兴’这个人被任命为沈州节度使兼刺史”的纪念赏赐金钱。
耶律喜隐一生前后共谋反叛乱三次:辽穆宗时两次;第一次在应历十年(960年),谋反失败不仅自己锒铛入狱,还搭进自己老爹致死。第二次在应历末年?谋反情况失载。景宗时一次:即第三次,在乾亨二年(980年)六月,耶律喜隐因诱导小人谋反,被景宗囚禁祖州。从史实推测,金钱上所说的这次耶律喜隐叛乱,应是他的第二次叛乱,即应历末年的叛乱。这次叛乱史未详其原委,但肯定与辽景宗有关。否则不会一年多后,景宗即位(969年2月)后,立即赦免了他,并把妻姐许配给他,改封他为宋王。
钱上“沈州”,即今日之“沈阳”。《辽史》卷38《地理志二》载:“沈州,昭德军,中,节度。本挹娄国地。渤海建沈州,故县九,皆废。太宗置兴辽军,后更名。”“沈州”其实是辽代初期太祖耶律阿保机占领辽沈地区之后,为安置被俘掠北上的中原汉民于太祖神册六年(921年)建置的。这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
“天兴署沈州”说这个叫天兴的人在耶律喜隐叛乱后,被任命为昭德军节度使兼沈州刺史,主掌沈州最高军民财政事务之首长。前面已述耶律喜隐在辽景宗保宁元年(969年)被赦并加封宋王。凑巧的是这一年(保宁元年)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恰好被任命为“沈州‘昭德军节度使’”。据《辽史》卷77《何鲁不传》记载:辽景宗保宁元年(969),何鲁不因与耶律屋质等参与平定“察割之乱”有功,被授予沈州“昭德军节度使”。
时间对,人对,职官对,惟独名字不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契丹人名字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有地位契丹人士,一般有契丹名和汉名两个名字。契丹名又有第一名、第二名和孩儿名(小名)之分。汉名亦有姓名、字、号等名头。不知就里者,往往如坠迷雾中,把这一切弄混淆,整成一团糟。元编《辽史》之所以被诟病,没弄清辽契丹人姓名关系是主要原因之一。何鲁不和天兴应是一人,可能:“天兴”是何鲁不的字,而“斜宁”是他的孩儿名(小名);亦有可能“天兴”是何鲁不的汉名,何鲁不是他的契丹名。《辽史》阴错阳差,把何鲁不的汉名或字丢失,以至造成这个尴尬的结果。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这枚锤锻手雕面“驼鸟”飞奔图背契丹文“喜隐叛天兴署沈州”金钱,是辽景宗登基后制造的第乛枚赏赐金钱,是纪念耶律喜隐叛乱后得释与耶律何鲁不升任沈州最高长官的封赏钱,希望他二人象神兽驼鸟样为朝廷勇往直前。这枚钱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是目前发现中国人最早把驼鸟形象绘诸于艺术品上的作品。它展示了契丹人与中西亚乃至非洲的交往史,弥补了历史的空白。对纠补《辽史》的谬误左所贡献。
正因为以上原因,笔者在编辑《中外钱币史上唯一一套辽契丹锻制手雕黄金钱考释图说目录》即将体束之际,又破例把它收入书中,以增加契丹交往的特色。由于本人对契丹交字研究的肤浅译释中肯定错谬不少,祈盼众方家及时批评指正。最后对此时此刻泉友贡献泉图再次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