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辽绿松石契丹文背凤钱译释图说

标签:
绿松石契丹文辽德宗感天后护身符钱 |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因笔者对绿松石制作符牌钱币天然抱有疑问,所以泉友斯国铭发来两年多的钱图今天才给予译释。不是笔者矫情,实在是确认一个新的钱币品种,不容任何疏忽和随意。经两年多的考查,今天可以确切地说绿松石符牌钱币并不是甚么新品种,而只是某个时候某些人偶而为之的符牌型钱币型工艺品而已。原因在于:一是它们没有数量。讫今为止绿松石符牌问世只见到两枚,绿松石钱币问世也不过五六枚;更主要的是它们所反映的内容,都是重复真正符牌钱币已有的内容。它只新在一个材质上,就象玉石半两、翡翠五铢、玳瑁开元通宝一样,当时的工艺品尔尔,其价值并不像某些专家吹乎得那么神乎其神。不过是当时同材质宝玉石工艺品中下档次同等价格。
这两枚绿松石契丹文背风纹钱币,一枚为背双凤钱(见图1、),一枚为背单凤钱(见图2、)。钱径都为50毫米,双凤钱厚9毫米,单凤钱厚8毫米,双凤钱重40克,单凤钱重36克。两枚钱松石质地都算不上上乘,而且因出土前环境不善,孔隙多处破碎造成许多铁锈疤及铁线。两钱雕刻工艺生疏,对契丹字和凤凰似乎都没见过,刀法呆滞,线条不畅。雕出的契丹字似是而非,拙稚得笨若呆鹅。雕出的飞凤站凤没有丝毫灵气。一看即知非辽国国家八坊工匠所雕,从刀法看,颇具异域风情,或系辽境外工匠所制。
1130(或1131)年二月甲午日,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祖宗,整顿队伍向西进发。1134年三月建西辽,1141年率西辽军队在卡特万战役中击败十万中亚联军,使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西辽的控制区域东至高昌,西抵里海,成为了中亚的霸主。1143年,耶律大石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庙号“德宗”。
那耶律大石写给谁的密信,值得西辽人刻钱永久纪念呢?查《西辽史》,知大石决定西征时1130(或1131)年二月甲午日,曾先写信给回鹘王毕勒哥说“:从前我国太祖皇帝北征,经过卜古罕城,就曾派遣使者到甘州,下诏给你们祖先乌母主说:‘你思念故国吗,朕马上就可以为你恢复,你担心不能回去吗,我已经拥有这片土地了。我拥有,也就是你拥有了。’你的祖先当即上表致谢,认为国家迁来此地,已有十几代人,军民都留恋现有国王,不愿迁居异地,所以我也就不能重返故国了。这表明我国与你们国家的交好已有多年历史了。现在我准备向西前往大食,向你们国家借道,你们切不可生疑。”
毕勒哥接到书信,当即到客舍迎接,大宴三日,临走之前,又进献六百匹马、一百只骆驼、三千只羊,并愿以子孙为人质做附庸,送至境外。这封信为大石西征胜利奠定了牢固政治信誉和物质基础。为西辽国的建立提供了丰厚的条件,开了一个好头。一封信抵十万军,难怪西辽人念念不忘这封“德宗密简”,把它视为圣事,年年月月纪念它。西辽紧傍盛产绿松石的波斯,用神圣的绿松石制作纪念圣事的“德宗密简”背双凤(喑喻第二代女王耶律普速完时雕制)钱,神力更是充沛无边。这应是一枚护身符钱。
背单凤钱面契丹字,似可汉译为侧读(1上2右3左4下)“令出使相”。背单站凤似乎暗喻女主孤身,似说此钱制于德宗感天皇后萧塔不烟称制期间。“令出使相”似在说感天皇后萧塔不烟称制期间。管理国家紧紧依靠文武大臣,不越权不干政。西辽在其统治期间,继续推行西辽德宗耶律大石的既定政策,使得西辽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这枚钱似乎是纪念感天后的颂德钱,亦应是西辽皇室子弟佩带的护身符钱。
这两枚绿松石钱与昨天的两枚绿松石符牌,都应是西辽人用波斯产绿松石,由当地工匠所制作的护身符类工艺品,用以护身驱鬼辟邪。西辽亡后契丹人返回祖地,这些护身符就被带回了原辽地,使我们得以在今天看到此宝物。幸甚!乐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