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书字并不等于简化字

(2015-10-16 15:42:27)
标签:

宠物

草书

简化字

俚俗

异体字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草书字并不等于简化字

什么是草书字?什么是简化字?什么是异体字?什么是俚俗字?这是部分泉友至今没有弄清的问题,以为草书字、俚俗字就是简化字,通假字就是异体字。以至在鉴别钱币真伪上常犯糊涂,把一些绝不可能出现在某朝某时某种钱币上的文字误为正当出现,认假作真,造成误断误判。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钱币上,这种情况尤其严重。

    什么叫草书?《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派别。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草书字从笔画减省角度说,个个都可算减笔字,但从古至今,没见任何人把草书字等同于简化字,为什么?唐代孙过庭《书谱》阐述道,“真(楷)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楷)亏点画犹可记文。” 这里是说楷书的点画有固定的外观,情性主宰的是运笔的动作;草书的点画是由情性主宰的,没有固定的外形,而运笔动作形成的外观是固定的。强调了使转是草书基本笔法,使转正确就会合乎法度。草书的使转构成字的形质,使转错了就会形成另外一个字了。草书中点画虽近,使转有别,失之毫厘,千里之差。因为草书字的笔画形体由书者情性主宰,而天下人无二人情性相同,故每个人写的草书字笔画形体绝不会与他人一样。草书字没有标准的笔画字形,所以它无法等同简化字。草书字要成为简化字首先要楷化。

什么是简化字(简体字)?民国《第一批简体字表》的说明是这样的: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正体字而言,得以代繁写之正体字。广义的简化字,就是不论什么字体,只要是对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首进行减省的新字,都可称作简化字(简体字),草书字即可包括其内。原则讲,简化字指由楷体字简化的汉字字体。简化字是正楷书的简化因为广义简化字没有规范性、规律性,没有标准、没有依据,任何人都可以造个新字充当原字。结果给文字使用造成混乱,给文化传承带来阻碍。也未获得社会主流的认可。直到近代进行文字改革前,这种广义的简化字,也没获得简化字的正式称号,始终背负着远离正统规范汉字,带有轻贱意味的名称“异体字”、“俚俗字”,苟延于世。

狭义上的简化字,通常指中华民国颁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其对于简化字的称呼为简体字;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的《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其对于简化字与未被简化的字合称为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中的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草书楷书化,以及在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人民自己创造的一些形声字会意字、特征字(如:团、队、战、护、艺、宪、穷)。 在中国简化字正式颁行前,这些字都于非规范汉字。

行书草书字的楷化,是它们成为简化字前提,否则它仅是书法家的艺术作品。草书字也不等于异体字、俚俗字。异体字、俚俗字都是相对正体字而言,是约定俗成的大众智慧;草书字是书者个人为快捷而创造,是少数精神贵族的艺术成果。前者多来自民间,为了方便使用,后者多来自知识分子,为了艺术美感。所从草书字成简化字前,必须把它的连绵笔画断开,改用楷书的写法,这样的简化字叫“草书楷化字”。用这种方法简化的汉字,在简化字总表中,仅有33个,占6.6%。可见它们并不是简化字方法的主流。

    繁体字简化字的反义词,正体字则是异体字的反义词,简繁体字的标准是《简化字总表》,而正异体字的标准是《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此表名为第一批但至今未出台第二批异体字整理表)。“草书字”是文字形体学名称,与文字笔画繁简无关。繁体字可以写成草书字,简体字也可以写作草书字。俚俗字是异体字的一种,亦是正体字的反义词。盖指流行于民间字形不合规范的汉字。简称为俗字。

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切得出草书字不等于简化字的结论。所以,今后在古代物品(钱币、符牌、器物)上,发现铭文与时代规范字不同时,先不要匆忙下结伦,定其是简化字。因为简化字(简体字)一词民国以后体出现。先要看它的书体是否符合物品时代,文字使用的习惯和特征?看看所铭文字是正体字还是异体字、俚俗字?所用字,整体是否和谐一致?每个字是否有来历?

历史上只有辽、元两朝物品铭文见有俚俗字,而辽之俚俗字却是字字有来历,多是隶变写经的产物。元之俚俗字却是等而下之,多为话本杂剧俚语中来。唐宋明请钱文多为“正体字”,偶有篆草行隶,非名家不选,故踪迹可寻。熟知了这些情况,遇到诸如:以隶书为主体钱文辽钱上,突兀见到“草书楷化字”、“草书隶化字”,就不会认为是“简化字”,而知其为假了。没有来历的俗字不会入钱,是历代王朝的正统做法,既使契丹、蒙古、女真、党项这样少数民族的钱币也是如此。

“草书字”不等于“草书楷化字”、“草书隶化字”,更不等于“简化字”。历史上的“异体字、“俚俗字”,也不等于“简化字”。这就是本文的“文眼所在。愿与众泉友共析共勉。

                            泉痴山人2015.10.16于京东沉疴康复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