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再举一例。
某人于古玩市场中偶得一本清人郭家珍于迟暮之年(82岁)写的一本小册子——《教子要言》(图3-6)。这本书旨在育后昆、兴邦国,一经问世,朝野关注。状元刘春霖亲为此书做题;翰林张龄皋、陈云诰、郭则沄,传胪张启后等欣然为之序;徐操绘图,齐白石、张伯英、商衍鎏、陈半丁等几十位清末民初的名士为之题词、叙事。
![[转载]散落民间的文物保护研究(五) [转载]散落民间的文物保护研究(五)](//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该书立意高屋建瓴,结构编排缜密,有《务本》、《胎教》、《乳育》、《启蒙》、《入学》、《择业》、《缔婚》、《应世》等十余篇。言简意赅,振聋发聩。更兼各家亲笔书就,真草行篆各种书体兼备,实为难得之名家书法作品集成。最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内封“欢迎翻印”,鼓励大家“盗版”,以期广行教化,智民强国。
![[转载]散落民间的文物保护研究(五) [转载]散落民间的文物保护研究(五)](//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作为古籍图书,《教子要言》自然可以通过拍卖等途径实现它的经济价值,但是藏家为了更好的发挥这本书的社会价值,做出了另外一个决定——将该书翻新,刊行于世!
钱,从来都不是问题,善念的波动一经发出,立马招来大批愿意捐资助印者。难的是,首先要将这本繁体字、竖排版、无标点的书,点句读,变成简体字、横排版。更难的是,对于书中几十幅,书法、绘画等内容,要一一释读。此等功夫,非专业人士不能及也。后在金陵刻经处和金陵科技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下,这本书终于完成了影印(图3-7)。
![[转载]散落民间的文物保护研究(五) [转载]散落民间的文物保护研究(五)](//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3-7教子要言翻印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文物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载体材质和年份,尤其是对于文献而言,其中所包含的的思想内容更是先贤智慧的结晶,应该通过一切手段去发扬光大。这才是利天下,行大义的善举!当然,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都要一分为二地看。相信,书中若有封建毒瘤之思想,群众雪亮的眼睛,自会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