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1237篇 中华文明核心之一的象形文字从哪里来

标签:
转载 |
中华文明核心之一的象形文字从哪里来的? 虽然发现了很多远古岩画,但还是找不到象形文字的原始码的影子。从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文字拥有和使用是部落首领和奴隶主及其王公大臣的特权。商代甲骨文金文石文就是记录商王及其王公大臣的活动的。当时的甲骨文金文是非常成熟的象形文字,已没有原始文字的原始特性。显然,在甲骨文和金文之前,一定有一个原始文字符号的原始码。什么是这个象形文字的原始码呢?这一直是个千古之迷。
红山文化---玉文化的考古发现露出了一线曙光: 6500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玉器就是中华文明象形文字的原始码---系统化了的原始象形符号。红山先祖们用玉器的形状,使用位置,以及排列组合,创造了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码。 这个基本象形原始码先后和中国各地史前文化里的文字因素互相影响融合, 最终在夏商之时创造了甲骨文金文石文---中国的象形文字。
人类将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现象人造化而抽象成信息负载体以赋予自己的意愿。例如,订婚戒指,折箭为盟,图腾崇拜等等。然后,人类将这些信息负载体演进成系统化和制度化了的信息负载体符号---原始码,最后将这些原始符号记录下来而成了文字符号。
象形文字就是人类将自然界里的各种形象和现象经过人造化而成的具有形象和抽象意义的语言文字符号。 红山先祖创造红山玉文化的过程就是这种人造化的系统和制度过程。也就是说,红山玉文化就是红山先祖将自然界里的形象和现象复制和概括而成的一种人类信息沟通的象形符号。这类象形符号就成了中国象形文字的基本象形原始码。
西方文明的拉丁文字,最早也是从自然界的象形中而来的。例如, "A"字就是一个牛头。 "B" 就是一座屋加一个院子或畜生圈。 在古希腊文化时,爱琴海一个岛上的原始部落将这些象形符号排列成字母形式的文字符号。从而形成了拉丁文字的原始码。
中国的象形文字没有走向字母形式,而是继续深化原始象形符号,最终形成了图形式的甲骨文。甲骨文金文石文出现在商代。而商王族系就是红山文化的后裔。商王及其卜师们最多地直接继承了红山先祖的玉文化。
红山文化的玉文化是红山文化的先祖们集体的智慧而集中反映在原始部落首领惟玉而尊的特权之中。牛河梁遗址的中心等级分明的惟玉而葬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心等级分明的惟玉而葬说明了4个事实:
1、 红山文化的原始部落已出现一人独尊的等级制度。
2、 红山文化的原始部落已出现对物的私有化,特别是玉器的高度私有化。
3、 红山文化的原始部落已是以玉为最高的物质符号,进而成为最高的精神符号。
4、 玉是红山文化的部落首领或巫师的身份标记和特别寓意的象形符号。
红山文化中还有包括陶器石器在内的形象器。如妇女陶象石象,日用器等等。但真正起象形符号主导作用的是玉文化。
红山玉文化里,有四个大类是非常独特的:云勾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龙形玦,和Y形器。
牛河梁考古的红山文化玉器组合显示了一种规律:在中心大墓里, 都具有高等级的勾云形器。而且勾云形器是竖起来放在显示王权的位置。
勾云形器就是甲骨文和金文"我"字的原始形象的原始码。甲骨文或金文的"我"字就是一件手握竖立起来的勾云形玉器。正如杨伯达先生讲的,云勾形玉器是身份符号。
甲骨文和金文的"我"字就是一竖,加个齿角形器。这个齿角形器是什么?
这个迷一直到红山勾云形玉器出土之后才明白。当红山的部落首领竖举起勾云形玉器时,就在向部落说:这就是"我"的象征符号。这也是部落首领之间的交流象征符号。到了商代,商王的卜师将王竖握勾云玉器的形象符号化,就在甲骨上刻下了"我"字。这也解释了勾云形器在红山文化之后消失的原因:夏王朝到商王朝在一统天下部落之后就禁止再造部落首领的身份证---勾云形玉器了。(此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