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珍泉恐惧症”
今日开上一题,话说当今泉界的一种病症。此病愚将其诊断为“珍泉恐惧症”。
此症把脉珍之,其脉洪,称洪脉之象矣。何谓“洪脉”?中医脉象之术语,释之曰:“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辩证转珍,此洪脉脉象正是与当今泉界(尤其是那些小伙伴们),非常典型的一种病态。此病之表象为,喜泉鉴泉或称专家藏者,无论在论坛泉群还是在现实之中,每见别人展示珍泉或者较珍之泉(如用华谱定级来看,通常属三级及其以上之泉品),立即如打了鸡血针般躁动万分,脉道扩张,气盛血涌,破口而出,惊恐而呼:“赝品假货,地摊伪劣”,同时,指点键盘,激扬文字,讽刺挖苦,流言氓语,搜肠刮肚,唯恐贬义词不用其尽,不使其绝。
这种架势,观其脉象,正是与洪脉之象相差无几,乃疾症之象矣。这种见泉展之普品不假思索人人叫好,见珍品则几乎人人躁动,大喊其假之现象,其实就是一种对珍泉的“恐惧症”之典型表现。即见珍泉出现,不假思索,脑中立即反应:“既为珍泉,少则孤品仅见,多则几枚存世,你们怎么可能有,有又怎么可能真”!反应一来,脑中顿时水涌,导致血脉偾张,不顾礼义廉耻,不来实物实证,一概否之而后快。如此现象,用“珍泉恐惧症”喻之,正是恰如其分。
关于“恐惧症”,医学定义为:“恐惧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显而易见,“珍泉恐惧症”正是符合这一医学定义所指。患上此症者,面对珍泉,不是静心思辨,实物实证,而是不合理地惧怕这一客体的出现,从而产生一种显著焦虑感,心理上惧怕,且神经质般的做出不合理之语言和行为反应。
而这种“不合理反应”,说白了就是,在心目中早早把珍泉当成百年一成不变的一个数量标定,认定其不会再有出现或者极难出现,尤其是不可能在一般藏家手中出现。由此一来,由于自己的意识中已经把“珍泉不会再出现或者不可能再出现,抑或不可能在一般藏家手中出现”当成了普遍真理,换言之,当成了一种正常的客观客体。故而,见之即立即作出较为激烈的恐惧反应,自然,其就必然要用不合理的语言来宣泄这种恐惧,但见珍泉出现,立即大呼小咋,惊恐万状,甚至如丧考妣。
这一病症的症状,除了惊叫躁动,还有最为典型的表现,那就是伴随着焦虑,杞人忧天,总是觉得天下要大乱了,泉界之水要混沌不堪了,群众要吃亏了,也总是自觉不自觉的为别人担犹(多数是以犹作讽),动辄言曰“小心为妙、挣钱不易、为你痛心、深感不安、先玩普品、不要碰这些所谓珍品。。。”等等。。不一而足。
以愚之调查了解,这种“珍泉恐惧症”广泛存在于一些群体之中,集中出现在一些古泉网站的论坛上和钱币收藏QQ群中。当然,患此病者有长有幼,“小伙伴们”更是不在少数,所谓偶见有展示珍泉出来,往往这些“小伙伴们”,都会“惊呆了”,进而气血上涌,洪脉激荡,不否不快,不敬不罢,总之是惊恐万状,大失其态。
而如此激荡气盛,若问之为何惊呆,为何不对,则又不知所以,因果无论,没有下文或答非所问。此又正应了洪脉之症象,即来盛去衰。如此,看似取笑愉悦,实则热盛邪灼,病态之象矣。
既然脉象珍出,其洪脉产生之病因何在?其实稍做辩证,便可知晓。那就是,不少人都把过去泉界名家之见,泉谱泉论之载当成了一成不变的真理。把“珍”与“普”完全对立起来,当成了不可转换的绝对标准,所谓量不变,质亦不变。特别是完全忽视或者不了解古泉这一文物的基本属性是多多少少皆为量铸,其遗存既无定量亦无定踪,获得更无指南,无视其本身就是逐步发现逐步认定的一个过程这一铁打规律。
事实上,诸多珍泉,过去为珍,不意味着现在也珍;前人发现,不意味着后来者不可再见;泉家得藏,不意味着非泉家不可获得;南方不见,不意味着北方不现;过去几十年不见,不意味着现在也不出现;我无藏、你无得,不意味着他也没有。。。。如此等等,类推无数。
当然,还有另外的病因诱发,那就是“伪品恐惧症”。泉坛有伪品,亦有后铸不到代之品,此由来已久。但是,由于泉界长期以来思想方法的偏薄有时甚至浅薄,一些人辨识水平不到,更有些人心怀不正等等,对伪品大肆神话,造成了一种浓厚的除泉坛老名家和公共博物馆外,民间人士之珍泉伪多于真的认识氛围。久而久之,便成一种病态意识心理,怕伪,恐伪,到一概为伪。此病反过来就成了珍泉恐惧症之最大诱因矣。
因此,得此病者,皆因思想方法机械乃至不当,基本知识缺乏,见识狭窄,此乃正因;当然亦有歪因,此因乃在某种私心杂念,不愿意见到或者见不得别人有藏珍稀,羡慕嫉妒并由此生恨。知道脉象病因,方才能因此而处方,或可一治。事实上,在收藏之中,重要的是得到或者保持平脉。所谓一息四至(指每分钟脉搏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矣。如此,方才能平心静气,广览天下泉品,善待一切未知。如此,一旦机会来临,才能去辨珍识普,认定珍物,从而把握机会,接住降临之幸运矣。
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在收藏之路上,渐有好泉斩获。观别人之珍而高兴,不为自己缺失而悲观,对得起祖先,亦对得起自己。收藏之家,无论珍普,皆无尊卑贵贱。玩泉,就要玩个高兴,己虽无藏,然见识广阔,也是一种高雅的玩趣耍法,一样也可成名成家,前有丁福保,后有华光普。对古泉的深入认识和水平的提高,不在于你能否定多少,正相反,在于你能真正识别肯定多少,一个泉家或藏家,若心正有德,思维辩证,见多识广,对祖先敬畏,那么其鉴物藏泉之脉必平,其德艺必至双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