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2013-07-12 23:06:45)
标签:

八卦

鉴定家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辽代传世金印考释图说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辽代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解秘

是一枚神秘的雕有人们从没见过的,两条蟠龙绞在一起,作为印钮的合质金印(见图1、)。此印有三奇:一是材质奇。它的材质不象其它辽代金印,或纯金或鎏金,而是以铜为基,加入适量金、银而成的三元合金,既具金光闪烁的外貌,贵重典雅的黄金气质,又具有铜银雕琢时见愣见角的坚韧清爽。

二是印钮奇。钮为从没见过的两条蟠龙绞在一起的形象,这是两龙交配的形象。这是亘古至今唯一的,一枚以正在交配的雌雄双龙为钮的金印。其设计思想来源于,自然界中蟒蛇交配的场景(见图2、)。龙是由蛇演化、人为造出的一种神兽。尽管人们赋予它无限的神力,可它仍脱离不了自己老祖宗蛇的,繁衍后代的方法,雌雄交尾。交尾时,公母双龙也要缠绕在一起。印钮上双龙缠滚、蠕动,用鳞片刮蹭对方的形象,都传神地把蛇交配的情景淋漓至尽地展现了出来。

三是印文内容奇。印文的四个契丹小字,虽是少见的行书体,但文字翻译并不难。四个字都已经契丹文专家翻译过,谁都认识。印文读序,仍象昨天“云庆山麓”一样,为右一至左一,左一再至右二再至左二。汉译为“国后山铭”。这印文既不官府机构名,又不是官职名,也不是人名或地名。到底是什么名称呢?经笔者揣摩再三,最后才知是一个物品名。一枚金印竟刻了个物品名,这究竟是个怎样的东西?金印到底是干什么用途的呢?。

一连串的千古之谜,使笔者不得不静下心来,仔细地审视这方印章。这枚印通高51.61毫米,钮高29.52毫米,钮长49.88毫米,钮宽21.71毫米,印台高22.8毫米,印面长52.16毫米,印面宽43.92毫米,印面边栏宽5.07毫米,重558克。印台四周素洁无纹饰。印台之上立体雕琢两条背背相对的无角无须的缠绕成一体的龙,龙首正面看象人脸或狗脸(见图1-67、)两眼突出,龙身象蟒蛇,龙头宽眉大嘴,嘴角生着短髯,侧面看似一公(右龙)一母(左龙)两个狗头。这是甚么怪物?印钮见有此物确实第一遭。

无角,面象人脸或狗脸,二目突出,身似蠎蛇,是什么龙?经查,其似乎为“烛龙”,《山海经·大荒经》谓“烛龙”:“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海外经》谓其“身长千里”,“其物为人面蛇身赤色”。说“烛龙”,身形绵长,人面蛇身,且为红色。“直目正乘”就是“纵目”,就是两眼向外突出。“烛龙”的形象,与印纽双龙的形象,大体相合。烛龙住在北方极寒黑暗之地。它的本领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里,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因为它一呼吸,就成为长风万里。它的神力又能烛照九泉之下,所以人们又叫它“烛阴”,也写作“逴龙”。

传说它常含一支蜡烛,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门之中。《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王逸 注:“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八:“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所以也被称为衔烛之龙 。看来,它是幽冥无日之国的光明使者,是幽阴的冥界之神。既然印钮双龙,为幽冥世界的“烛龙”。那为什么把它们隐秘的性生活景象刻到印上?其实,想想“烛龙”的另一个名字“烛阴”,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烛龙”生活在黑暗的阴间世界,性生活谁也看不见,无关风化与社会道德。这些从侧面说明了此金印乃墓中之物。

二龙交配形象的塑造,是契丹人生殖崇拜的反映。此时他们已知道男女交媾,雌雄交配是人类万物得以繁衍生存的唯一途径。为乞求皇室繁衍传承,送葬人雕出二龙交配的形象,盼望阴间生活的皇帝皇后也能象烛龙一样交媾,生出更多的龙子龙孙。双龙交配钮之谜的析解,为破解印文“国后山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使我们知道了印文里的“国后”不只指皇后,而是指陵墓中的主人皇帝和皇后。以“国”代指皇帝,以“后”代指皇后。“山”指“山陵”,帝后的陵墓,“铭”即是墓志铭。印文的全义是“帝后哀册”(见图3、)。

至此金印之谜全部破解。总而括之,这枚契丹文绞龙钮“国后山铭”金印,是帝陵中与帝后哀册(可能是纸绢类哀册,不一定是石哀册)放在一处的殉葬印。双龙交配钮寓意乞求皇室龙子龙孙连绵不断。这枚金印必会因为它独特寓意深远的设计而名躁世界,也会为深入解读辽代帝陵规制葬具提供一些有益帮助。最后赘言一句,今天这枚双龙钮印和昨天笔者所写与契丹文避邪钮“云庆山麓”金印,应是同时期所铸之品。即都是辽代庆陵之物。让人欣喜的是,两印一个在大陆哈尔滨,一个在台湾高雄市,相距万里之遥,竟能在山人的博客里邂逅,实乃契丹之幸,中华民族之幸也!

泉痴山人2013/7/12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