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秋捺钵面双虎汉语契丹语降福无畺对译金对钱 再探汉文契丹文钱文对译的形式

标签:
八卦鉴定家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从辽秋捺钵面双虎汉语契丹语降福无畺对译金对钱



意译是契丹文钱翻译的最常见形式。只要按照契丹文表示的汉语语义,用汉文表示出来语义通顺即可。内容一致的契丹文汉文对译钱,大多也是用汉文钱意译契丹文钱的内容。但在研究契丹文钱汉译过程中,笔者亦发现汉文契丹文对钱中,也存在一种用契丹语直接记录汉文钱文的意义的音译现象。这应是契丹文汉文对译钱中的一种特殊对译形式,很值得研究。
最早发现使用这种对译形式的对钱,是一对辽代面双虎背汉语契丹语降福无畺对译,秋捺钵金对钱(见图1、2、)。面双虎背汉文钱,径56毫米,穿径7.6毫米,厚3.2毫米,重85.12克。面双虎背契丹文钱,径56.3毫米,穿径8.3毫米,厚2.9毫米,重79.66克。
两钱背均镌有顺读四个文字,汉文钱为“降福无畺(上下右左)”;契丹文钱为音译汉语“郎检里斡”、或同音的“狼监李胡”等等。如按以往,遇到“郎检里斡”这样不知所云的汉译文字,就会弃之不顾,认为此契丹文是胡乱拼凑,钱是“假钱”也。既使钱币本身材质、形制、包浆、时代特征、自然岁月痕迹,如何符合辽代真钱标准,也不敢遽定其为真钱,因为你过不了部分契丹文字专家的法眼。部分契丹文字学家,不管契丹文载体如向真实可靠,只要契丹文意译汉文联不成句,无法表达汉语意思,就一言以蔽之曰:假!胡编乱造者也。
近日通读著名契丹文字学家,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即实先生的新作《谜田耕耘》(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发现先生有两个观点新颖且发人深省。一是契丹文字材料,在汉译过程中,除多数可以意译外,一部分名词、专有名词只能音译。这部分只能音译的契丹文字,其实就是契丹语口头语言在文字中的反映。查《谜田耕耘》书中整理的70页《词语释义表》(每页24个契丹词语,即24×70=1680个契丹词语)音译词约占1/3,约560个词语的情况看,数量确实不小。这部分记录契丹语读音的词语,如按汉语意译的标准衡量,很多单独拿出来,恐怕都要被列入:“假!胡编乱造者也”的行列,蒙受不白之冤。
二是“识解册志所用汉文典籍译文。…比对各志译文,可以识解原来不能识解之语。”(《谜田耕耘》序)契丹小字的官方使用者,大多很熟悉汉文典籍,文章中涉及经史子集的例句比比皆是。因此,熟知汉文典籍的契丹文字学家,通过对汉文典籍译文的利用,在识解契丹文的道路上,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收藏有契丹文钱币的朋友大多知道契丹文钱文的内容,除年号、国号、职官外,大多也都是名言、名句、祈祷语、吉祥语,很多语句来自汉文经典。如果契丹文钱币研究者对汉文典籍、民俗民谚、俗语成语熟悉,即可由汉语来源反推出契丹语记录使用这些词语的状态,特点,更好的认识契丹文,识解契丹文。
辽代面双虎背汉语契丹语降福无畺对译,秋捺钵金对钱。契丹文钱钱文应就是契丹语写汉语成语“降福无畺”实例。翻译它只能音译,因为它记录的只是契丹语读诵“降福无畺”时的语音。只能音译的契丹文,反映的是特殊的固定的词语,一般是人名、地名、事物名、祈祷语、成语等固定的词组。如面双虎秋捺钵金对钱的钱文“降福无畺”,就是一个相当于名词的成语。
“降福无畺”是《诗经·商颂·烈祖》祭祀诗中的一句。《烈祖》是《商颂》中的一首古典诗歌。这首诗的功利目的非常明显,就是通过祭祀烈祖,祈求“绥我眉寿”、“降福无疆”。它是典型的宫廷祭歌(又叫“庙堂乐歌”)。全诗一章二十二句,分四层铺写祭祀烈祖的盛况。此诗在语言运用上同其他《颂》诗一样,讲究典雅庄重。全诗如下: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寿,黄耇无疆。约軝错衡,八鸾鶬鶬。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译文大致如下:“哎哎有壮烈之功的祖先,有秩序就是福。一再地赐予无疆寿福啊,达及你能及之所。既载满清酒于樽啊,赐我用以思成。既载满清酒于樽啊,赐我用以思成。也有和合之羹,既戒味俱全又平和可人。祈祷无言,与时无争。安我长寿,黄发耆老无疆也。用朱红皮革缠约的车軝,用金漆涂饰的车衡,四马八鸾仓仓作响。以嘉以享祭祖先,我受命将以溥多。天降康平,丰年百谷多多。祈求保佑连年丰收,用乘公侯大车也。来嘉祝来飨享吧,降福我们无疆限。惠顾我的冬祭秋祭吧,这是商汤之孙奉上。”
从以上对“降福无疆”本源《诗经·商颂·烈祖》祭祀诗的分析,可以知道这对辽代面双虎背汉语契丹语“降福无疆”对译,秋捺钵金对钱,肯定是辽朝皇帝秋捺钵猎虎射鹿前,祭祀开基创业的帝王和功业卓著的祖先的祭祀钱。《辽史·营卫志》载辽道宗夏捺钵前都要祭祖的情况:“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谒陵就是谒庙,就是祭祖。祭祀时的祭祀礼乐可能就类似《诗经·商颂·烈祖》。据此可知汉语契丹语“降福无疆”两种祈祷语,应是北(契丹)南(汉)官员祈祷时各自的用语。为了记录祭祖祈祷的特殊场景,所以钱文如实记录下北(契丹)南(汉)官员祈祷时各自的用语,契丹语和汉语内容同样的祈祷词“降福无疆”。
这对辽代面双虎背汉语契丹语“降福无疆”对译,秋捺钵金对钱的发现,意义在于揭示了一个事实,即契丹文钱不都是可以意译的契丹文钱,还存在有可以音译的契丹语钱。它对于识解契丹文物的契丹文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由于笔者对契丹语言的外行,文中观点可能破绽百出,请专家者不吝赐教。拙文若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吾愿遂也。
泉痴山人2013/4/16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