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三枚契丹大字符牌精湛工艺  看“辽代文化落后”论的肤浅与无知

(2012-12-12 12:39:18)
标签:

八卦

鉴定家

历史

契丹

杂谈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从三枚契丹大字符牌精湛工艺

看“辽代文化落后”论的肤浅与无知从三枚契丹大字符牌精湛工艺 <wbr> <wbr>看“辽代文化落后”论的肤浅与无知


从三枚契丹大字符牌精湛工艺 <wbr> <wbr>看“辽代文化落后”论的肤浅与无知

从三枚契丹大字符牌精湛工艺 <wbr> <wbr>看“辽代文化落后”论的肤浅与无知

从三枚契丹大字符牌精湛工艺 <wbr> <wbr>看“辽代文化落后”论的肤浅与无知

从三枚契丹大字符牌精湛工艺 <wbr> <wbr>看“辽代文化落后”论的肤浅与无知

从三枚契丹大字符牌精湛工艺 <wbr> <wbr>看“辽代文化落后”论的肤浅与无知

上世纪九十年代,“辽代文化落后论”曾在中国学术界、历史界、文物界、收藏界、钱币界喧嚣一时,认为辽代经济文化落后,契丹人始终是“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对世间一切与精美沾边的事物,都认为不会是契丹所生产。在这些人眼中契丹的一切物品,都是原始、粗俗、低劣之作。当时,如果有人提供一件世间流传的精美器物,说是辽代的,立刻会被臆造、假货的口水淹个半死。二十多年来,随着辽代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吐尔基山女尸墓的先后被科学发掘,无数绝世的辽国珍宝的面世,世界被惊呆了,以前一直认为辽文化落后的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辽代文化落后论”在科学考古面前,逐渐消沉了许多。

然而,某些人意识里被几百年来宋代文人捏造篡改的辽代落后论灌输的观念,并没有根本改变,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象幽灵一样徘徊在中国学术界、历史界、文物界、收藏界、钱币界某些人的头脑中,一遇到自己没见过,看不懂,和辽墓出土文物相同或不相同的辽代器物,立刻会死灰复燃,臆造、假货的习惯语又依然会喷涌而出。象现在某些人一看到器物上有和某墓志铭相似的文字,就认为该器物是假的。一见到厚重阔大的钱币,就认为是臆造的。直到今天在无数确凿实物证据,有些人还坚持的“契丹文钱都是厌胜钱”,“契丹文是神册五年后创制”,“907年契丹仍是汗国,916年才建立帝国”等错误认识,归根结底,还是“辽代文化落后论”仍在兴妖作怪。改变人头脑中固化的观念确实很难。

可是,再难也得去宣传,去努力,使这种局面改变。多提供一些真实可靠经得起各种检测的实物凭证,应是最有说服力的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之一。这些年笔者不停地为一些契丹精美文物的诠释,考证,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契丹文明,欣赏契丹文物,改变某些人头脑中契丹野蛮落后的形象,为契丹文明正名,为契丹文物正名,把契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血脉打通,把它们的真正价值宏扬到全世界。今天笔者展示诠释的三枚工艺精湛的契丹大字符牌,即也是这种努力的行动之一。

三枚契丹大字符牌均是笔者自藏,它们是一套134枚契丹大字墓志铭符牌的一部分。全套符牌形状各异,约有近百种不重样。它的材质有金、银、银鎏金、铜鎏金多种材质。工艺采用了鏨、揲、刻、鎏、挂锡等繁杂而高超的工艺完成。文字之精美,形状的多姿多彩,工艺的出类抜萃,数量之厐大,完完全全超出人们的想象。说句自诩其美的话,这套符牌确实是中国符牌史上空前绝后之作。除了笔者手中四枚符牌外,另130枚符牌均被在下学生收藏,笔者将陆续予以介绍和试译。

今天介绍的三枚契丹大字符牌(见图123、),第一枚为契丹大字天皇帝金牌,高103.34毫米,上莲花宽42.81毫米,下宽47.34毫米,上莲花高29.95毫米,厚1.75毫米,莲花栏高44毫米,重36.1克。牌顶巧妙地设计成一个莲花宝座形,暗喻始祖天皇帝乃佛教至尊,穿鼻幻作和莲座成为花蓝的筐栏提手,牌子成垂带形,阔出部分錾密密的小珍珠地,上浮雕两枝缠枝莲蔓,喻大地生活富足子孙繁衍无穷。六个手雕雍容端庄的楷书契丹大字骨力雄厚庄严肃穆。笔者和大家一样只认识“天皇帝”三个字,另三个字至今没见人译出。牌背可见锤揲的的工艺痕迹,证明牌子不是铸造而成,而是人工锤揲成形。值得一提的是牌背上兰黑色物质,它是一种银锡合金,涂在牌上防磨损防锈蚀,这也是一项防伪造措施。时下伪造的类似牌子,无一能锤揲成形,挂锡防磨。都是铸造成形,牌背平平。请大家记住以上假牌特征。

第二枚为契丹大字“南院口之”鎏金银牌,高104毫米,宽42.24毫米,厚1.45毫米,穿孔径4.27毫米,重36.8克。牌子作成圭板形,暗喻牌子为礼仪用品,内框与外框间为錾出珍珠地,从左右底角各引出一枝缠枝莲蔓在顶穿汇合,喻契丹大地金玉遍地,百姓人丁兴旺。内框中间以淬蓝工艺底子,映衬五个大小错落的鎏金契丹大字,使牌子庄重而不失灵动,遒劲而蕴涵活泼。经查,前三字可译为“南院”。后两字看似一字,实为二字。第四字不识,第五字可译为“之”。牌背亦做了挂锡处理。

第三枚牌子为契丹大字“于越,统军”钟形鎏金银牌。牌通高105.6毫米,上宽29.92毫米,下宽40.79毫米,上耳纽高13.09毫米,上耳纽宽14.45毫米,孔径4.49毫米,厚3.26毫米,重25.3克。牌子分为三部分:顶部为略具长方形的穿纽,中间为主体部分,其用粗犷的框把牌面分成上两小,下两大四个空间。两个小空间内,每个镌刻两个阳文契丹大字。笔者仅认识左侧两字,汉译为“统军”。两个大空间内,每个镌刻三个阳文契丹大字。笔者仅认识左侧空间三个字中的前两个字,它们汉译应为“于越”。牌背亦做了挂锡处理。

三枚契丹大字符牌的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中国手工艺的最高水平,反映了当时辽代文明并不亚于世界任何先进文明,在中华大地它应是最先进的文明。至今未见到能真正复制出如此符牌(包括笔者收藏的以同类工艺制造元代金虎符样牌)工艺一样、水平一样的符牌,就是明证。辽代文化落后论,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大家试想,如果当时不是契丹经济、科技、军事等综合国力确实大大超过北宋,宋朝这样一个历史上罕有的不讲信誉、背信弃义的无赖王朝,怎么会乖乖地老老实实纳献岁银一百一十多年?实力说话,是自古至今的世界政治法则,没见到世界历史上有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国家向一个比自己落后的国家俯首纳贡一百多年的。古代没有,现代也没有。宋人出于眼红忌妒恨,不惜颠倒黑白,利用一切时机,移花接木窜改历史,把契丹文明成就,如活字印刷术,火药使用,航海造船等等发明创造,恬不知耻地据为己有。

试问,如果宋朝的综合国力真如某些人吹得那样世界第一,那他凭什么屈辱签约岁岁纳贡?难道宋人当孙子有瘾不成?事实是,当时只有契丹综合国力,才是亚洲最强大的。欧洲人只知亚洲有契丹而不知有赵宋,并不是象某些人所说,宋在契丹怀抱之中,宋的发达消息被封锁,所以欧洲人只知亚洲有契丹而不知有赵宋。请问,宋的万里海疆并没被封锁,自称有当时最先进航海技术,最大海上贸易量的宋朝,消息怎么没从海上传到欧洲?据《宋史》载,当时到宋贸易交往的靠近欧洲的国家并不少,难道他们都眼瞎了,看不到契丹经济不如赵宋,他们为什么没把宋的发达文明带到欧洲?

事实是,赵宋当时并不比契丹强大先进,文化也并不比契丹先进多少。终宋一代,竟没出现一件一套独一无二的顶尖的工艺品,应就是明证。这套工艺精湛独特奇美的辽代契丹大字符牌,亦能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只看到只相信纸上的历史是肤浅,不相信不了解文物承载的历史是无知,只有把纸上的历史和文物上的历史互相验证,得到的才是真正历史。古代契丹的历史如此,现代中国的历史也如此。

泉痴山人2012/12/12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