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钱币东北调研行日记》之四
(2012-06-27 23:19:17)
标签:
八卦鉴定家收藏感悟文化文学/原创写作研究文章艺术赏析杂谈杂文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辽金钱币东北调研行日记》之四
今天是2012年6月20日星期四,天气睛。在长春两宿,睡觉真舒服。不冷不热,清风徐徐吹来,直教你越睡越香甜。唯一不习惯的是这地方亮天太早,不到四点已经天大亮好久了。在北京我养成了天亮就起床的习惯,在这里憋到六点就再也躺不下去。只好蹑手蹑脚到盥洗室洗漱,洗漱结束悄悄地跑到楼下绕一圈。今天考察组的计划是上午赴吉林市去看一位军旅收藏家的辽金钱币及相关藏品,下午在返回长春途中顺便到德惠市去一位钱币经销商家中去鉴赏他经销的钱币商品。
早饭后,7点40分,车一路向吉林市奔去,沿途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地和郁郁葱葱树木,蓝天白云。戴先生谈起多年前来过吉林的往事感概良多。我也不由回想起1966年在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县打山洞修铁路的日日夜夜。当时生活条件的恶劣,至今想起头皮还发麻,我忘不了一次在通化转车时,三班长王文福请我在站前饭店吃锅贴时,一个浑身脏乎乎灰头土脸的年轻女子,跪在我们雅间门前,向我们乞讨时空洞无助的眼神。四十多年过去了,吉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那位乞讨的小女子是否过上了好生活?……。忽然,电话铃声响起。原来,张政委已在高速路口迎接我们,吉林发改委领导,价格认证中心领导,也在高速公路收费口等待考察组。
10点钟,在吉林市高速公路收费口,我们见到了等候多时的两拨吉林市领导和朋友。我第一次看到张政委满身戎装的景像,以前见到他都是便装,军装使他显得更英姿飒爽。为了赶时间,我们决定先到张政委办公室去看他经常把玩的一些藏品。在一间宽敞明亮朴实庄重的办公室,张政委一拨拨给考察组搬出他的金器、玉器、瓷器、钱币等藏品,件件精美绝伦,个个举世无双,但因考察组成员多从事钱币或现代艺术品鉴赏,只觉得东西不错,但究竟好在哪里,也说不出所以然。
余榴梁先生对张政委的一本纯金钱币很感兴趣,边看边向张政委提出三枚大康是不是一次收购?南宋钱牌在什么地方出土?等问题。就在大家聚精会神地观赏藏品时,突然陈主任被悄悄叫到门外,不一会李芳主任又把我叫到门外,告诉我陈主任秦主任今晚必须赶回北京,明天新上任发改委分管领导要到认证中心视察。问我到德惠看钱需要多少时间。我说半小时左右差不多。这样,就决定按原定计划不变,争取在晚六点以前赶回长春,送陈秦二主任返京。为赶时间,考察组不得不临时取消了到张政委家中去观赏缸装铜钱,石质契丹墓志铭的活动。
午饭时,吉林市一位女副市长和张政委出席做陪,他们盛情邀请考察组领导和专家有时间再到吉林来,住上几天,好好领略吉林风土人情。饭后,考察组马不停蹄地立即奔向了德惠市。德惠市、长春市、吉林市,三市位置大约成等边三角形。吉林到德惠没有直达公路,必须到长春外环再折向德惠才行。好在公路车辆不多,15点30分车子来到德惠市内谷海先生的院门前,谷海正在门前等侯,我一一给大家介绍后,跟他一路来到他家。这是一座新楼,谷海家为两室一厅房间,可能因搬来才两年,业务繁忙,房子仅进行了简单装修。屋内也没一样贵重傢具,是一个普通居民的家庭。
厅中在简易沙发中有一小桌,上边放了几大本钱币册和几大木盘木盒的钱币,铜镜,青铜兵器。戴先生、沈先生、余先生及陈主任看得非常仔细,余先生还时不时地拿几枚钱币去摔击听声。我打开兵器盒见所有兵器都是东胡实用兵器,可惜的是除一枚矛头较完整外,其他都已腐朽残缺。铜镜中有一枚锈色极美的双龙镜,应为典型辽镜。趁大家观看辽钱之机,我走进东屋。这是谷先生的书房,西南角一个大书架摆满钱币与收藏类书籍。谷海顺手抽出两本中国文物地图集,告诉我探宝人就是依它进行探测寻宝的,最近因积压太多,资金周转困难,已好长时间没去买钱了。阳台上摆着一口近一米高的小口大蓝釉罐,谷海告诉我这是一口装钱大罐,钱已卖出,是个残罐,口上用绳捆着,准备装些杂物。以前破罐烂瓶,铜盆铁锅很多搬家时都丟弃或给废品收购站了,这个大罐是去年买钱带来的。
东边桌旁有一六耳大铁锅,满满装了一锅钱,除中间动了一部分,其他仍保持一串串锈粘的原始状态。陈主任和几位专家也围拢过来仔细端详,边问谷海这是一锅什么钱?重量多少,花多少钱的买的?谷海告诉他们这是一锅金坑钱,最晚钱见到金正隆大定钱,多为宋钱,辽钱很少,不象辽坑有好辽钱。这一锅钱230多斤,花的7万5千元,买的贵了些。铁锅旁有个大纸壳箱,里面也装满了铜钱。
说着话,谷海从西屋床下又拎来了个编积袋,我试拎一下没拎动,估计最少能有八十斤,里面全都是折十型崇宁通宝重宝,谷海说八元一枚现在都卖不出去。他告诉我家里存了近千斤铜钱卖不出去,好钱卖出,钱收不回来,压得他都快破产了,好在目前还在给一个公司打工,勉强可以度日。临别时,他向到德惠的每个人赠送了一个他和他媳妇亲手用六枚宋太平通宝编织的中国结,大家都喜欢的不得了。我和陈主任各向谷海要了一枚钱回京用于研究,谷海爽快地说:好好测测,研究一下,让科学说话,比咱们说最有力了。谷海送我们上车,车开后才返回院中。
在返回长春的路上,上海的同志鼓动内蒙古价格认证中心张奎主任把谷海一锅钱买回做样本,张主任确实也动了心,他叫我给谷海打电话问他多少钱卖?我报了个5万元买价。电话中谷海说我可原价7万5千元转让,一分不挣可以,但让我赔钱卖,我确实赔不起。张奎让陈主任点头,陈主任可能在考虑明天的事情,一直没点头,购买只能暂先搁置。车快到长春,陈主任布置李芳主任一定把碰头会开好,对此行给个总结,把专家回家工作做好。车到长春,陈秦二主任,来不及吃饭就开车奔了机场。
晚饭后,李主任通知20点半到她房间开碰头会。20点半会议准时开始,首先请戴先生讲话。戴先生首先肯定了这次调研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南北方钱币专家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希望不要太急,对真伪钱可进一步看看,不要马上定论。对价格标准可先拿个粗略的,可分为已认定,初认定的和待考定的。(戴先生讲话将专发,此为摘要)接着戴先生让我发言。我首先对戴先生的讲话表示同意,特别是对此调研中发现问题的不同看法,可以心平气和的探讨。建议南北方朋友多交流,共同把辽金钱币研究搞好。(裴元博讲话将专发,此为摘要)接着沈呜镝,余榴梁先生做了补充发言。最后经上海陈华明主任,内蒙古张奎主任提议就辽金钱币价格认证标准初步达成了共识:分两档定价1、已认定的有共识的,部分专家认定无反对意见的;2、争论很大待考的。具体比例另定。初步定待考品价要低于正品价90%。会议在告别声中结束,张奎主任明早要四点驱车返回内蒙古呼市。祝他一路平安。
泉痴山人2012/6/27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