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钱币东北调研行日记》之二
(2012-06-25 15:10:02)
标签:
八卦鉴定家收藏感悟文化文学/原创写作研究文章艺术赏析杂谈杂文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辽金钱币东北调研行日记》之二
今天是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天气晴。今天要在9点钟赶到铁岺新城,去参加“铁岺市收藏文化节”开幕剪彩仪式和“中国辽金钱币博物馆”开馆揭牌仪式。7点钟即开了饭,7点半就踏上了奔赴铁岺的行程。铁岺新城距离沈阳东陵约100多公里,虽然山路较多,但道路宽阔,车辆不多,车行极为顺畅。窗外风景如画,车内笑语欢歌。
行进中,我和余榴梁先生第一次交换了对辽钱的看法,余先生年长我两岁,我以兄长称之。我们从余先生20年前(1992年出版)所著《中国花钱》谈起,共同感叹岁月荏苒,时光不再的遗憾。余先生倾诉了这些年钱币研究所走过的坎坷之路,为探究宋钱,他曾一枚枚过手七吨宋钱。他的一些观点开始也并不被普遍认识,也曾遭过一些人的攻击、非难。
他说有些人说南北泉界对辽金钱币观点相反,他认为并不准确。南方钱币专家看的辽金钱币并不少,只是很少看到能说服他们的珍稀钱而已。只要能符合他们要求的辽金钱币,南方钱币界也是认可,并积极推介的。余先生举了陈传江钱币的例子,说:陈传江是你的学生,更是我的好友,他的很多辽钱我都看过,很多我都给予了肯定。他的那枚“景福通宝”折十大钱,我们上海钱币学会理事会就曾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分析、研究、肯定,并著文在香港发表。这次我编辑《历代珍稀古钱币》就吸收了他的两枚辽钱,“景福通宝”折十大钱与“大辽国宝背阴刻‘寿昌万年’”小平钱。
问题不在于钱出在南与北,而在于出土地区的泉家拿没拿出可以让异地泉家认可的证据,即:历史依据,科学检测依据,钱币本身的依据。南北钱币学家都是讲科学,实事求是的。只要你的依据充分,南北专家都会认可的。余先生说他看过笔者很多文章,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在史实引据上很有特色。笔者简单介绍了自己从事钱币收藏的经历,几十年来多和史学、新闻、行政工作打交道,钱币收藏只是个业余爱好。退休后方静下心来搞钱币研究,因从事过史志的编纂工作,故在钱币研究中注意史实的依据发掘,这是我的文章引起泉友们注意、追捧的原因之一。
余先生提议说南北方钱币专家研究者,目前应搁置争议,不要去打无意义的口水战,对辽金钱币,甚至所有北方民族钱币,都要一个个地去研究,先不要急于定真假,一切结论放到研究之后。要札札实实在寻找证据依据上下功夫,每一枚钱的认定都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子孙。笔者对余先生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同意在搁置争议的前提下,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共同研究。当即约定囬家后立即交换手头上现有的资料。不知不觉间,车子已来到铁岺新区东北城。
东北物流园广场高搭彩台,四面八方,彩台四周,布满红绿彩旗彩带。大幅“庆祝铁岺收藏文化节开幕”标语悬挂在广场上空。即将揭牌的中国辽金钱币博物馆,在铁岺文化市场大门的西侧共四个房间,每间门上方都悬挂着大大的广告牌,上面粘贴着中国辽金钱币博物馆馆长马义亮与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戴志强,中国博物馆学会长吕济民、中央电视台一槌定音主持人朱轶,以及马义亮与钱币界、文物界、考古界、历史界领导、专家们的大幅照片。博物馆门前聚集了数百人。戴老师一下车立即被人群包围,马馆长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陈主任,戴老师和我迎进了他的馆内。当马馆长知道我即是裴元博后,激动地对我说,你的三本书我们都看了,我们铁岑玩辽钱的都支持你!
馆内每间房内有六七个两米高立式大展柜,上半截为陈列柜,下半截为储物柜。柜子里从上到下摆满了辽金钱币。辽钱约占80%,金钱次之。可能因时间仓促,展馆内既无前言结束语,也未分部分,展品下亦无解说词。看着似乎零乱些,少些章法。但丰富的展品、展品的档次,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辽鎏金钱数量品种之巨,在国内藏家中也是少有的。其最有特点的展品,是辽钱的“筒子钱”,几坨未全开开的辽钱钱坨,隐约显露着上八品钱的姣容。正当我认真细细观看展品之际,忽听外面似乎有人在喊我。我连忙走出展馆,却被一群泉友围住,要和我合影。我看不远处的戴先生正和一个又一个泉友合影,就也不再推辞和六七个泉友合了影。合完影泉友们也不散去,簇拥着我和戴先生向车走去。
原来铁岺市委书记和市长要会见陈竣主任和各位专家,会见在东北城大厦贵宾厅举行。潘书记给每个会见者一张名片,亲切地和每个会见者热情握手。会见后立即驱车赶往会场,我们都被请上了主席台。9点50分,陈主任和戴先生与市委书记、市长一同为文化节剪彩。接着,陈主任和戴先生与市委书记、市长又一起为“中国辽金钱币博物馆”举行了揭牌仪式。牌上文字是戴先生亲题,牌子约两米高,40厘米宽,黑底,“中国辽金钱币博物馆”九个鎏金大字雄健有力,“辛卯冬戴志强”落款,说明题字已半年以上。这个题字非同小可,其至少证明马义亮的辽金钱币已得戴先生的认可,马义亮的藏钱辽金钱币确是真钱。这个肯定确实不易,是需要不怕攻击的勇气的。戴先生不愧为一代钱币大师,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担当,令人钦佩。
10点30分,考察组在东北城小会议室与铁岺地区文博专家、钱币收藏家举行了一次小型座谈会。会上,马义亮馆长和叶柏光先生分别代表收藏界和文博系统发言。他们说,辽钱出生在东北有自己的特点,无论钱文、形制、材质、锈色都与中原钱有鲜明的区别,现在一些钱币专家往往好用中原钱币的特点来套辽钱,结果无一对得上,对不上就说这些钱是假钱。天理何在?良心何在?不说自己无知,反说辽钱不是,这样的专家怎么能正确对待研究辽钱?
东北近半年处于冬天状态,最低温度零下三四十度,土壤半米以下皆为黄砂土,这样的气温土壤中出土的辽钱锈色腐蚀情况,怎能和南方高温多雨潮湿土壤中出土的钱币相同?辽钱与同时期的宋钱,一千年间腐蚀程度要少三百年。戴先生讲李卫能写出《辽金钱币》是占了地利之力,南方泉家为什么写不出真正有深度的辽钱研究文章?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南方。辽钱怪,金钱美。对辽史,辽的宗教,辽的民俗不知道,你研究什么辽钱?说辽钱有假的,什么钱没假的?真不真,假不假,掰几个钱验一验不就清楚了吗?会上,铁岺的收藏家们情绪都比较亢奋,话说的也较为率直,尖锐。好在考察组专家们都能平心静气聆听收藏家的意见,座谈会得以圆满结束。
在铁岺市政府为考察组举行的午宴开始前,马义亮、余榴梁和笔者曾进行了一次友好交谈。我们共同肯定了马义亮的辽金钱币博物馆,对辽金钱币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为辽金钱币收藏树起了一面旗帜。希望能借助这次考察之风把全国性的辽金钱币研究搞起来,南北方收藏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相信辽金钱币研究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
饭后,告别了辽宁省铁岺市的领导和朋友们,考察组乘车立即向长春市进发。由于起得早和一上午紧张活动,多数同志都感到了疲倦,纷纷打起瞌睡,笔者竟打起鼾声进入了梦乡…。
大约晚六点钟,车子开到长春市长白山宾馆,大家才精神起来。我和老伴住在704房间,我立即给聂冲打了电话,通知他考察组已到了长春。晚饭在吉林省价格认证局自己的饭店举行,非常丰盛,美味可口。饭后开了个碰头会安排第二天工作。回到房间时,聂冲和关佰衡大哥已在房间等候多时了。寒暄过后,我把第二天考察组工作安排通报给了他们,并要求他们准备好藏品让专家鉴赏。他二人离去后,已经十点多了,洗了热水澡就睡了…。
泉痴山人2012/6/25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