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eiyuanbo448
peiyuanbo44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87,409
  • 关注人气:1,3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

(2011-10-28 00:08:16)
标签:

八卦

契丹辽钱研究

事业

文化

文学/原创

我的事业梦想

艺术赏析

杂谈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wbr> <wbr>——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


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wbr> <wbr>——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

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wbr> <wbr>——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

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wbr> <wbr>——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

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wbr> <wbr>——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

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wbr> <wbr>——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

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wbr> <wbr>——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

谁说契丹没有草书钱? <wbr> <wbr>——三枚契丹草书钱赏析

有朋友说契丹钱文书体,真、草、隶、篆,独缺草书,难免让人有些遗憾。以前我也有同感。可是在此次各地藏友为《辽(契丹)编年钱谱》提供钱币打拓时,意外发现了三种草书体契丹钱币,弥补了我和广大契丹钱币收藏爱好者一样的多年的缺憾。这三种钱中有两种东丹国钱币,即:大丹通宝一种;延丹元宝一种,铜铁两种材质钱。还有一种大契丹国钱币,即:景福元宝。

草书入钱,旧钱谱都以宋太宗赵光义御书淳化元宝(公元990年铸)为最早。如今看来,应转归于契丹人,因为据分析东丹国的大丹通宝、延丹元宝草书钱都可能早于淳化元宝草书钱。据笔者依据《辽史》和钱币实物分析,大丹通宝、延丹元宝草书钱,都可能是东丹国主人皇王耶律倍亲书(亦可称御书钱)的钱文。大丹通宝应铸于太祖天显元年(公元926年)四月,为东丹国的国号钱。延丹元宝应铸于太宗天显六年(公元931年)四月。天显五年十一月戊寅,人皇王浮海適唐。辽太宗要废除东丹国,但可能在太后的阻止下,四月仅设中台省接管东丹国一切政务,东丹国名得以存留,为庆祝东丹国得以延续,远在后唐的耶律倍亲书钱文铸延丹元宝草书钱。大丹通宝早淳化元宝64年,延丹元宝早淳化元宝59年。

耶律倍是契丹最著名的书法家,这两枚丹字钱文充分体现了他的书法艺术炉火纯青的面貌。两钱书法畅达豪放,大起大落,放任不羁,气势磅礴,奇逸潇洒。每一笔每一字,都点划飞动,转化跌宕,血脉连通,气韵天成。钱文中龙腾虎跃之势,英风烈气,见于笔端。刘熙载的《艺概》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书如其人,道出了书法艺术创作的个性特徵。耶律倍人生多磨难,所以养成了他简峻纵逸的品格。至使他的书法剽勇而超越常则;挺倔而不遒劲;雄伟缺少媚动;流丽多偏浮华;婉畅常欠端厚。然而耶律倍留给我们的这两枚御书钱仍不失五代时期钱币书法的巅峰之作。

另一枚“景福元宝”草书钱,书体显系章草,虽為草写,但字字独立,甚少连笔牵丝,笔势凝重,具乾净俐落之韵。其中转笔处带圆润,收尾常带反捺笔,显露硬拙峻拔的笔调。“景福元宝”草书钱应铸于辽兴宗景福元年(公元1031年),那一年兴宗24岁,皇太后听政,兴宗不亲庶务。此枚钱文底蕴歉深,拘谨而乏新奇的面貌,恰恰符合兴宗此时的境遇,看来此枚钱亦有可能为辽兴宗郁律宗其的御书钱。

契丹三枚草书钱的发现,再次以事实证明契丹文化并不落后,在艺术性最高的草书书法领域,契丹人也有石破天惊的杰作,也有光跃千古的书家。契丹文明再也不是虚无飘渺的幻觉,而是活生生唾手可得的现实。

泉痴山人2011/10/27于京东

1、大丹通宝光背折三型钱;

2、延丹元宝折三型钱;

3、延丹元宝折三型铁钱;

4、景福元宝折十型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